患者未及时记录结果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如下:
- 客观原因 :
-
护理工作量大,人员缺编 :护理人员严重缺编,住院患者周转快且危重患者多,特级护理和一级护理比例高,导致护理人员忙于应付常规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进行护理记录。
-
医生和护士之间缺乏及时而有效的沟通 :由于资料收集渠道、方法不同,判断能力的差异及部分患者提供资料的随意性,加上医护间缺乏及时的沟通,易导致医护记录不一致。
-
护理记录表格缺乏统一标准且记录重复 :护理记录表格不统一,需护士采用文字记录的内容较多,且部分内容如生命体征、液体出入量、健康教育实施及评价等与体温单、护士交班报告内容重复,致使护士在繁忙的工作中花费大量时间重复劳动。
- 主观原因 :
-
法制观念或责任心不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护士对护理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法律意识,尤其是面对新形势下的举证责任倒置感悟不深,甚至有的护理人员对工作缺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出现漏记、错记、乱记等现象,极易引起法律纠纷。
-
对护理程序理解不清 :护理记录应充分体现护理程序,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这5个步骤。然而,当发现问题时,未能及时实施计划,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评价并及时做好记录,而不是采用功能制护理的书写方法,只把病情、护理措施记录清楚即可。
- 改进对策 :
-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沟通能力,确保护理记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统一护理记录表格 :制定统一的护理记录表格,减少重复劳动,提高记录效率。
-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加强医生和护士之间的沟通,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减少医护记录不一致的情况。
-
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心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
理解和应用护理程序 :确保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体现护理程序的各个环节,及时进行评价和记录。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未及时记录结果的问题,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医疗纠纷和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