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考试通常考以下两门科目:
-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用题型为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数字推理考查对给定的数列找出规律并推导出下一个数字;数学运算则是给出一个算术式中缺少的量,考生需从选项中选择合适的数字填补。
-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题型主要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等。
-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考生需要通过阅读这些资料,提取有用的信息,然后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
《综合应用能力》
- 主观题:题型以主观题为主,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问题意识)、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综合能力等。
- 试卷结构:试卷由注意事项、背景材料和试题三部分组成,全部是主观性试题。
- 考试类别:根据岗位的不同,《综合应用能力》分为A、B、C、D、E五类。其中A类适用于综合管理类岗位,主要围绕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如观点归纳、资料分类、草拟信函、会务安排、应急处理、联络通知等进行考查;B类适用于社会科学专技类岗位,主要围绕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常规研究任务,如概念分析、校阅改错、论证评价、材料分析、撰写论证性文章等进行考查;C类适用于自然科学专技类岗位,主要围绕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常规研究任务,如文献阅读、信息检索、科技实务、科技文献写作等进行考查;D类适用于中小学教师类岗位,主要围绕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见的工作任务,如辨析题、案例分析题、教育方案设计题等进行考查;E类适用于医疗卫生类岗位,主要结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测查考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题型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及实务题等。
事业编考试的笔试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不同类别的岗位在具体考试内容上有所侧重。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报考岗位和考试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