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中村改造补偿标准根据土地性质、补偿方式及政策调整有所不同,具体可分为以下要点:
一、补偿方式
-
货币补偿
根据被征收房屋类似市场评估价计算,非住宅类房屋可能参考国有土地征收标准(如2025年部分片区达到98元/㎡,高于周边二手房均价)。 具体公式: $$\text{货币补偿} = \text{评估价} \times \text{应安置面积}$$
其中评估价需结合房屋结构、成新等因素确定。
-
产权调换
-
面积调整 :按套内建筑面积“征一补一”,并根据公摊系数调整产权调换面积,被征收人可增购不超过15㎡(按2400元/㎡计算)。
-
套型选择 :若调换后面积不符,可选择邻近套型,差价按评估价或建筑安装成本价结算。
-
二、补偿标准
-
基础补偿项目
-
搬迁费 :住宅1000元/次(2次计算),非住宅按面积计算。
-
临时安置费 :按产权调换建筑面积或货币补偿金额的60%-100%计算,不超过6个月。
-
奖励政策 :住宅搬迁奖励按时间段发放,非住宅不超过补偿总额的10%。
-
-
特殊补偿项目
-
装修补偿 :由双方协商确定,或由评估机构评估后确定。
-
停产停业损失 :针对非住宅类房屋运营方,需协商或评估确定。
-
电器移机费 :空调200元/台、有线电视150元/户等(市场价调整)。
-
三、注意事项
-
政策差异 :不同片区(如包河区仰光片区、五里庙片区)存在具体差异,需以官方公示为准。
-
法律保障 :补偿方案需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征地批复等为前提,被征收人可要求评估机构复核评估结果。
-
细节陷阱 :部分被征收户可能忽视搬迁期限、奖励条件等细则,建议专业咨询律师。
以上标准综合了2023-2025年最新政策文件及实际案例,具体执行中可能因项目类型、区位等因素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