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较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数量与结构
-
专任教师规模
截至2024年9月,专任教师总数超过11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3.6%。
-
职称分布
-
博士生导师560余人,硕士生导师210余人。
-
具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4人,湖南省“双一流”学科建设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
-
-
年龄结构
35岁左右的青年教师占比32%,29岁为年龄最小值。
二、学科与平台优势
-
学科建设
拥有湖南省“双一流”学科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覆盖民族学、工商管理、化学化工等优势领域。
-
科研平台
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民族学、工商管理),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近3年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
-
专业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入选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艾瑞深校友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60位,教师主持国家级基金项目21项。
三、人才荣誉与团队建设
-
荣誉体系
包含全国模范教师1人、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7人等国家级荣誉,以及多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
-
人才培养
近三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00余人,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选派教师出国进修等方式提升师资水平,青年教师中博士比例逐年提高。
四、教学支持体系
-
经费投入
近年投入师资培训经费200余万元,支持教师攻读博士、硕士,近100人次出国进修。
-
生活保障
教师住房面积高于人均住房面积12个百分点,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教学条件完善。
五、学科交叉与特色
-
民族学与工商管理 :依托民族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工商管理创新研究。
-
化学化工与医学 :化学化工学院拥有省级重点学科和西部之光人选,医学领域有附属医院合作平台。
吉首大学通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优厚的学科平台和完善的培养机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学与科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