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
公司拖欠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律定义与支付标准
-
按月支付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且支付日期不得违反劳动合同约定。
-
具体时间界限
-
一般情况 :超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支付日期1个月未支付即构成拖欠。
-
特殊规定 :若劳动合同约定以自然月结束后的30天内结算,则超过该期限即视为拖欠。
-
二、违法后果
-
经济赔偿
-
用人单位若逾期不支付工资,需按应付金额的50%-100%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
若因拖欠工资导致解除劳动合同,还需支付不低于工资25%的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
-
行政与刑事责任
-
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申请仲裁,要求限期支付。
-
严重拖欠工资可能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
三、**途径
-
协商与调解
首先可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或请求工会、第三方调解解决。
-
仲裁与诉讼
若协商无效,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法律救济
劳动者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向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
四、注意事项
-
证据收集 :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关键证据,便于**。
-
时效性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诉讼时效为3年,需在法定期限内**。
公司拖欠工资不仅违反法律规定,还会对劳动者权益造成实质性损害,建议劳动者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