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其核心路径可总结为五大方向:产业升级夯实经济基础、生态保护重塑宜居环境、文化传承激活内生动力、人才引育强化智力支撑、治理创新保障长效发展。 以下分点展开具体实践路径:
-
产业升级路径: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一二三产融合。重点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电商物流等新业态,构建“农业+”多元产业体系,例如江苏通过财政倾斜和土地政策联动,2025年投入1220亿元优先保障粮食安全与科技兴农。同时需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衔接难题。
-
生态振兴路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农村垃圾处理、污水革命和厕所改造,保留乡土风貌的同时提升基础设施。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通过农用地集中整治与生态修复实现生产生活空间优化。
-
文化激活路径:挖掘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结合点,通过乡风文明建设增强凝聚力。一方面保护传统村落、非遗技艺等物质载体,另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移风易俗,打造兼具历史底蕴和时代精神的乡村文化生态。
-
人才引育路径:建立“本土培养+外部引进”双轮机制。既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工匠等实用人才,也要通过政策激励吸引返乡创业群体。例如江苏单列5%新增用地计划保障乡村产业人才项目,并强化金融支持。
-
治理创新路径: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结合的治理体系。推广数字化治理工具,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同时激发村民议事会、乡贤理事会等多元主体参与活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提示:乡村振兴需坚持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五大路径需协同推进,尤其要注重农民主体地位与政策可持续性,方能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