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退休的人员无法直接申请到63年退休,但根据2025年实施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符合条件的职工可通过弹性延迟退休机制逐步延长工作年限,最终实现63岁退休的目标。
-
政策背景与适用范围
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启动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男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从60周岁逐步延迟至63周岁,每4个月延迟1个月。例如,2027年满60周岁的男性(1967年出生),需延迟至60岁5个月退休(2027年5月),而非直接延至63岁。 -
弹性延迟退休机制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若与单位协商一致,可弹性延迟退休,最长不超过3年。例如,2027年满60周岁的男性,若选择最长延迟期,可工作至63岁(2030年退休),但需满足最低缴费年限(2030年后逐步提高至20年)。 -
关键条件与限制
- 缴费年限:2025—2029年退休需累计缴费满15年;2030年起每年增加6个月,至2039年需满20年。
- 自愿原则:单位不得强制延迟退休,需与职工协商一致。
- 特殊群体:从事高危工种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仍可按原规定提前退休。
-
操作建议
计划延迟退休的职工应提前规划社保缴费,确保年限达标,并通过官方渠道(如人社部“退休年龄计算器”)查询个人对应的退休时间。
总结:27年退休人员需通过渐进延迟和弹性机制逐步调整,无法直接跨至63岁退休,但合理利用政策可最大限度延长职业生涯。建议结合自身情况与单位协商,并关注缴费年限等核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