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违规严重性及程序合法性决定
员工因犯错被开除是否需要赔偿,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无需赔偿的情形
-
严重违规行为
若员工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如多次旷工、泄露商业机密、严重失职等)或触犯法律法规(如盗窃、打架斗殴),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
依法程序解除
当用人单位依据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公示后,对员工进行书面通知并支付代通知金(未提前30天通知则支付1个月工资)时,解除行为合法,无需赔偿。
二、需要赔偿的情形
-
违法解除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履行程序(如规章制度不合法、处罚不合理)或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未提前通知、未支付代通知金),则属于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
-
轻微违规但解除过当
对于一般性过失或轻微违纪行为,用人单位若直接开除而未给予改进机会,可能被认定为不当解除,需赔偿损失。但此类情形需结合具体损失证明和用人单位举证。
三、其他注意事项
-
工资扣除限制 :用人单位因员工过错要求赔偿时,每月扣除工资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且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
争议解决途径 :若对解除或赔偿有争议,员工可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
员工犯错被开除是否赔偿,关键在于违规行为的严重性、用人单位的程序合法性以及是否给单位造成实际损失。建议用人单位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严格遵循法定程序,避免因程序瑕疵引发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