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因员工犯错开除员工是合法的管理行为,但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包括:过错事实明确、制度程序合法、处理尺度合理。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害的,企业可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补偿金。但企业需证明员工过错与制度条款的关联性。 -
制度有效性前提
- 公司规章制度需经民主程序制定并公示(如员工签字确认);
- 条款内容需合法合理(例如“迟到3次开除”可能被认定过度);
- 重大过失需量化标准(如“造成5000元以上损失”)。
-
解除程序要点
- 证据固化:留存书面警告、监控记录等佐证材料;
- 沟通程序:需提前通知工会(如有)并给予员工申辩机会;
- 文书规范:解除通知书需载明具体违规条款及事实。
-
高风险情形警示
- 以“能力不足”代替“过错”解除(需走培训或调岗流程);
- 制度未公示或条款模糊导致败诉;
- 未区分一般过失与重大过失(如偶发小失误直接开除)。
企业行使解雇权时建议咨询专业法律意见,避免因程序瑕疵引发劳动仲裁。合理的管理措施既能维护秩序,也能降低用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