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厂里宿舍死亡的赔偿问题,需根据死亡原因及工厂是否存在过错综合判断,具体分为以下情形:
一、工伤死亡的认定与赔偿
-
工作时间前后与工作相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
若工人在工作时间前后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期间死亡,可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亡待遇,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
突发疾病死亡
工人在工作时间内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同样适用工亡赔偿标准。
二、非工伤死亡的赔偿
-
自身疾病或意外
若死亡与工作无关(如自身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且工厂不存在过错(如未提供安全保障、未及时救助等),则工厂一般无需赔偿。
-
宿舍安全隐患导致死亡
若死亡因工厂宿舍存在安全隐患(如漏电、漏水等)引发,或工厂未尽到管理职责(如未提供急救设施),则可能被认定为工伤,需承担赔偿责任。
三、赔偿标准
-
丧葬补助金 :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供养亲属抚恤金 :按职工本人工资比例发放(配偶40%、其他亲属30%、孤寡老人或孤儿增加10%);
-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6个月职工本人工资。
四、其他注意事项
-
劳动关系证明 :未签劳动合同的工人仍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主张权益,但需提供其他证据(如工资条、工友证言等);
-
争议解决 :若双方协商或仲裁无果,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厂方是否赔偿需结合死亡原因及管理责任判断,建议及时联系劳动部门或律师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