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可能对劳动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类要素,主要包括化学毒物、粉尘、物理刺激、生物病原体及心理压力等,这些因素可能引发职业病或急性健康损害。
- 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如铅、汞、苯等重金属和有机溶剂)和粉尘(如矽尘、煤尘、电焊烟尘),长期接触可能导致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或尘肺病。
- 物理因素:噪声、振动、高温、辐射(如电离或非电离辐射)等,可能引发听力损伤、中暑、皮肤灼伤或神经系统病变。
- 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常见于畜牧业或医疗行业,易导致感染性疾病。
- 环境与人为因素:包括厂房布局不合理、通风不良等环境问题,以及劳动强度过大、作息紊乱等心理压力,可能间接加剧健康风险。
了解这些危害因素有助于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装备、改善工作环境等,从而有效降低职业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