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的法律规定主要涵盖协议离婚与诉讼离婚两种形式,核心包括30天冷静期、感情破裂认定标准、财产分割原则及子女抚养权判定等关键环节。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离婚程序、条件及权益保障,确保离婚过程合法有序,同时保护弱势方权益。
-
协议离婚程序
双方需签订书面离婚协议,载明自愿离婚及子女抚养、财产债务处理等事项,并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30天冷静期内可撤回申请,期满后30日内需共同申领离婚证,逾期视为撤回。 -
诉讼离婚条件
若一方要求离婚或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院调解无效且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时判离:重婚或同居、家庭暴力、恶习屡教不改、分居满两年等。军人配偶离婚需军人同意(军人重大过错除外),孕期或分娩后一年内限制男方提离婚。 -
财产分割规则
婚前财产归个人,婚后收入原则上均分。隐藏、转移财产方可能少分或不分,债务需区分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女方因抚育子女等负担较多义务的,可请求补偿。 -
子女抚养权与抚养费
两岁以下原则上随母,八岁以上尊重子女意愿。抚养费根据收入、当地生活水平等确定,通常为月收入20%-30%。不直接抚养方享有探视权,但损害子女健康时可中止。 -
特殊保护条款
女方在离婚时生活困难可请求经济帮助,遭遇家暴可申请人身保护令。2025年新司法解释明确禁止抢夺藏匿子女行为,并强化对共同财产申报的监督。
离婚涉及复杂的法律与情感问题,建议提前咨询专业律师,保留相关证据,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协议离婚高效但需谨慎条款,诉讼离婚则需充分准备举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