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破产法31条原文

《企业破产法》第31条规定了破产申请受理前一年内可撤销的5类行为,旨在防止债务人恶意减损财产损害债权人利益,包括无偿转让、不合理交易、新增担保、提前偿债和放弃债权等情形。

  1. 无偿转让财产
    债务人在破产临界期内将财产无对价转让给他人(如赠与),直接导致债务人财产减少,管理人可申请撤销该行为并追回财产。

  2. 明显不合理价格交易
    包括高价买入或低价卖出资产等异常交易行为,若偏离市场公允价值且无合理商业目的,即可被撤销以维护债权人公平受偿权。

  3. 对无担保债务新增财产担保
    债务人在破产前一年内为原本无担保的债务追加抵押或质押,可能构成偏袒性清偿,损害其他普通债权人利益,此类担保可被撤销。

  4. 提前清偿未到期债务
    未到期债务的提前清偿可能打破债权平等原则,尤其当债务人已具备破产原因时,该行为将被视为无效清偿。

  5. 放弃债权
    债务人主动放弃对外享有的债权(如免除他人债务),等同于减少自身责任财产,管理人有权撤销此类单方权利放弃行为。

总结:第31条通过撤销权制度防止债务人“突击减资”,确保破产财产公平分配。企业及债权人需警惕上述行为,避免因撤销程序导致交易无效或财产追回风险。

本文《企业破产法31条原文》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368059.html

相关推荐

最高法院破产法司法解释一

《最高法院破产法司法解释一》是最高人民法院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而制定的司法解释,旨在 统一破产案件裁判尺度 ,规范破产程序 ,保护债权人、债务人及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该司法解释于2021年正式发布,对破产案件的受理、审理、管理人职责、债权申报与确认、重整与和解、破产财产处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是关于该司法解释的几个关键点: 一、明确破产案件受理条件及程序 1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破产法第l8条规定内容

​​《民法典 》破产法第18条的核心内容是: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管理人有权决定解除或继续履行破产前成立且双方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并需在法定期限内通知对方,否则视为解除合同。​ ​ 该条款赋予管理人单方选择权以优化债务人财产,同时通过​​“二个月通知期”和“三十日催答复期”​ ​平衡合同相对方权益,且继续履行时对方可要求担保以降低风险。 ​​管理人选择权的核心作用​ ​

2025-05-01 资格考试

破产法第61条第一款

‌破产法第61条第一款规定:债权人会议可以决定设立债权人委员会,并选举债权人代表组成。该条款明确了债权人委员会的设立程序与职能,是破产程序中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重要机制。 ‌ ‌债权人委员会的设立条件 ‌ 债权人委员会由债权人会议决定设立,需经过表决通过。其成员由债权人代表组成,通常包括有担保债权人、无担保债权人等不同类别的代表,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平衡。 ‌债权人委员会的职能 ‌

2025-05-01 资格考试

破产法一百一十三条规定

《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清偿顺序及高管工资计算方式如下: 一、清偿顺序 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包括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等。 职工债权优先 破产人所欠职工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应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优先于其他债务清偿。 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 在职工债权清偿完毕后

2025-05-01 资格考试

破产法31条和32条

破产法第31条和第32条是《企业破产法》中关于破产撤销权的重要规定,主要区别如下: 一、核心区别 行为性质不同 第31条 :针对债务人具有主观恶意的欺诈性行为,如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价格交易、对无担保债务提供担保、提前清偿未到期债务或放弃债权。 第32条 :针对债务人在破产原因成立前6个月内对个别债权人进行的清偿(但使债务人财产受益的除外)。 时间范围差异 第31条:破产申请受理前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离婚财产分割原则最新法规

根据《民法典》第1087条的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一规定明确了离婚财产分割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式。 一、协议优先原则 离婚财产分割的首要原则是协议优先。如果夫妻双方能够就财产分割达成一致意见,并形成书面协议,那么该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按照协议内容执行。这种处理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争议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关于婚姻财产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关于婚姻财产的规定主要分为夫妻共同财产、个人财产及财产分割三方面,具体如下: 一、夫妻共同财产 范围 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受赠的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明确归一方的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处理原则 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处理权,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处置,需经双方协商一致。若一方擅自处分,另一方可主张无效并追回财产。 二、个人财产

2025-05-01 资格考试

关于离婚的法律有哪些

​​离婚的法律规定主要涵盖协议离婚与诉讼离婚两种形式,核心包括30天冷静期、感情破裂认定标准、财产分割原则及子女抚养权判定等关键环节​ ​。我国《民法典 》明确规定了离婚程序、条件及权益保障,确保离婚过程合法有序,同时保护弱势方权益。 ​​协议离婚程序​ ​ 双方需签订书面离婚协议,载明自愿离婚及子女抚养、财产债务处理等事项,并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30天冷静期内可撤回申请​ ​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中关于离婚的规定

民法中关于离婚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其关键内容包括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 一、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并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 1. 条件: 双方自愿:协议离婚的前提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另一方。 达成一致:双方需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承担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2. 程序: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判决不准离婚法条

关于民法典中判决不准离婚的法条,综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主要包含以下情形: 一、夫妻感情未破裂的情形 缺乏共同生活基础 夫妻双方未共同生活或共同生活仅限于形式化,无法形成稳定的婚姻关系; 未形成抚养教育子女的共同意愿 双方对子女抚养、教育问题存在根本分歧,且无法达成协议; 其他导致感情未破裂的情形 包括分居但未满两年、一方患重大疾病未共同承担、长期分居但未达到法律规定的二年期限等。 二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2024规定

​​2024年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核心规定明确: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以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为界(2024年7月LPR为3.45%,四倍即13.8%),超出部分无效;企业间为生产经营的借贷合法化,但禁止转贷牟利;电子证据、担保责任认定及刑民交叉案件处理规则全面细化。​ ​ ​​关键要点解析:​ ​ ​​利率红线​ ​:借贷利率超过LPR四倍(如当前13.8%)的,法院仅保护范围内利息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一共有几部

一共有三部 关于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版本和内容,综合相关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2015年6月23日通过的第一部司法解释 该版本是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开端,主要规范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资金融通行为,明确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该规定。 2020年8月18日第一次修正 修正了原司法解释中与2020年新修订的《民法典》不一致的部分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民间借贷是《民法典》规范的重要民事行为,核心司法解释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明确借贷合法性、合同成立条件、利息上限(LPR四倍)及违约救济途径,是处理纠纷的关键依据。 合法性基础 民间借贷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间的资金融通行为,只要双方意思真实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合同即有效。但若涉及非法集资等犯罪,法院将驳回起诉并移送公安。 合同成立要件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旧版

旧版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明确了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资金融通的法律关系,但未对利率保护上限等关键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实践中借贷纠纷高发。旧版对借贷合同的效力认定较为宽泛,缺乏对债权凭证形式的严格要求,容易引发争议。 一、旧版司法解释的适用范围 旧版司法解释适用于所有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借贷行为,但未排除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如小额**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25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关于民间借贷中利息问题的核心规则如下: 一、利息约定原则 书面形式要求 借贷双方应明确约定利率、利息计算方式及支付时间,书面形式为合同生效要件。 未约定利息处理 自然人之间 :若未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法院不予支持。 法人或其他组织间 :未约定利率的,按同期银行**利率执行。 二、利率上限规定 法定上限

2025-05-01 资格考试

婚姻法24条夫妻共债

关于《婚姻法》第24条夫妻共债的规定,综合权威法律解释和案例,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 共同意思表示债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一方事后追认所负债务,属于共同债务。 家庭共同生活需要债务 包括日常生活开支(如购买食品、支付医疗费用)、家庭生产经营(如共同经营债务)、抚养子女或赡养老人、教育费用等。 其他情形 夫妻一方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活动所负债务,或虚构债务的,不属于共同债务

2025-05-01 资格考试

24年婚姻法新规定

‌2024年婚姻法新规定主要聚焦离婚冷静期调整、财产分割细则和子女抚养权判定三大方面,旨在更公平保障婚姻双方权益。 ‌ ‌离婚冷静期优化 ‌ 新规将离婚冷静期从30天缩短至15天,但增设“二次确认”环节。若双方在冷静期后仍坚持离婚,需共同签署确认书,避免冲动离婚的同时提高效率。 ‌财产分割更明确 ‌ 婚前财产增值部分纳入分割范围,如房产婚后还贷对应的增值部分需按比例补偿。虚拟财产(如数字货币

2025-05-01 资格考试

婚姻法第24条全文规定

​​婚姻法第24条明确规定夫妻双方享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同时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该条款是婚姻家庭关系中财产继承的核心法律依据,​​突出保障了家庭成员间的法定继承权​ ​,尤其强调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区分对继承的影响。 ​​夫妻相互继承权​ ​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去世后,另一方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其遗产。这一权利不受财产来源(共同财产或个人财产)的限制

2025-05-01 资格考试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24条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明确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原则上视为共同债务,但存在两种例外情形——债权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符合《婚姻法 》第19条第3款关于财产约定的情形。2017年补充规定进一步明确,虚构债务及因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产生的债务不受法律保护。​ ​ ​​核心原则与适用范围​ ​ 该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为出发点,默认婚姻存续期间的债务为共同承担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全文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全文 于2024年2月正式发布,旨在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婚姻家庭领域的法律规定,为公众提供更为清晰的法律指引。该解释二亮点 包括:加强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保护、完善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明确离婚时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等。以下是对该司法解释的详细解读: 1. 加强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保护 细化家暴定义 :解释二对家庭暴力的定义进行了细化,明确了身体、精神

2025-05-01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