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司法解释二24条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明确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原则上视为共同债务,但存在两种例外情形——债权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符合《婚姻法》第19条第3款关于财产约定的情形。2017年补充规定进一步明确,虚构债务及因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产生的债务不受法律保护。​

  1. ​核心原则与适用范围​
    该条款以保护债权人利益为出发点,默认婚姻存续期间的债务为共同承担,但通过例外条款平衡未举债配偶权益。补充规定新增两款,明确虚构债务和非法债务的排除规则,例如夫妻串通伪造债务或一方因赌博负债,法院均不予支持。

  2. ​举证责任与司法实践​
    未举债配偶需主动证明债务性质,如提供书面协议或证明债务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法院需综合借贷金额、交易习惯、经济能力等因素判断债务真实性,避免仅凭借条简单认定。执行阶段不得直接追加未举债方为被执行人,必须通过审判程序认定。

  3. ​争议与补充完善​
    早期争议聚焦于条款对非举债方的不公,尤其是举证难度高的问题。2017年修订后,通过细化非法债务排除规则和强化审判程序要求(如当事人到庭、依职权调查),减少虚假债务风险。2018年新司法解释进一步区分家庭日常生活所需债务与大额债务的认定标准。

  4. ​现实意义与风险防范​
    该条款既遏制“假离婚真逃债”,也防范夫妻一方恶意举债。建议夫妻间明确大额债务的知情权,保留财产约定书面证据;债权人应要求共债共签,降低纠纷风险。

婚姻债务问题需兼顾交易安全与家庭稳定,法律通过动态调整回应社会需求。个人需增强法律意识,合理规划财产与债务,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支持。

本文《婚姻法司法解释二24条》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368079.html

相关推荐

婚姻法第24条全文规定

​​婚姻法第24条明确规定夫妻双方享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同时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该条款是婚姻家庭关系中财产继承的核心法律依据,​​突出保障了家庭成员间的法定继承权​ ​,尤其强调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区分对继承的影响。 ​​夫妻相互继承权​ ​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去世后,另一方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其遗产。这一权利不受财产来源(共同财产或个人财产)的限制

2025-05-01 资格考试

24年婚姻法新规定

‌2024年婚姻法新规定主要聚焦离婚冷静期调整、财产分割细则和子女抚养权判定三大方面,旨在更公平保障婚姻双方权益。 ‌ ‌离婚冷静期优化 ‌ 新规将离婚冷静期从30天缩短至15天,但增设“二次确认”环节。若双方在冷静期后仍坚持离婚,需共同签署确认书,避免冲动离婚的同时提高效率。 ‌财产分割更明确 ‌ 婚前财产增值部分纳入分割范围,如房产婚后还贷对应的增值部分需按比例补偿。虚拟财产(如数字货币

2025-05-01 资格考试

婚姻法24条夫妻共债

关于《婚姻法》第24条夫妻共债的规定,综合权威法律解释和案例,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 共同意思表示债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一方事后追认所负债务,属于共同债务。 家庭共同生活需要债务 包括日常生活开支(如购买食品、支付医疗费用)、家庭生产经营(如共同经营债务)、抚养子女或赡养老人、教育费用等。 其他情形 夫妻一方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活动所负债务,或虚构债务的,不属于共同债务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25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关于民间借贷中利息问题的核心规则如下: 一、利息约定原则 书面形式要求 借贷双方应明确约定利率、利息计算方式及支付时间,书面形式为合同生效要件。 未约定利息处理 自然人之间 :若未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法院不予支持。 法人或其他组织间 :未约定利率的,按同期银行**利率执行。 二、利率上限规定 法定上限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旧版

旧版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明确了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资金融通的法律关系,但未对利率保护上限等关键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实践中借贷纠纷高发。旧版对借贷合同的效力认定较为宽泛,缺乏对债权凭证形式的严格要求,容易引发争议。 一、旧版司法解释的适用范围 旧版司法解释适用于所有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借贷行为,但未排除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如小额**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民间借贷是《民法典》规范的重要民事行为,核心司法解释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明确借贷合法性、合同成立条件、利息上限(LPR四倍)及违约救济途径,是处理纠纷的关键依据。 合法性基础 民间借贷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间的资金融通行为,只要双方意思真实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合同即有效。但若涉及非法集资等犯罪,法院将驳回起诉并移送公安。 合同成立要件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一共有几部

一共有三部 关于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版本和内容,综合相关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2015年6月23日通过的第一部司法解释 该版本是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开端,主要规范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资金融通行为,明确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该规定。 2020年8月18日第一次修正 修正了原司法解释中与2020年新修订的《民法典》不一致的部分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2024规定

​​2024年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核心规定明确: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以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四倍为界(2024年7月LPR为3.45%,四倍即13.8%),超出部分无效;企业间为生产经营的借贷合法化,但禁止转贷牟利;电子证据、担保责任认定及刑民交叉案件处理规则全面细化。​ ​ ​​关键要点解析:​ ​ ​​利率红线​ ​:借贷利率超过LPR四倍(如当前13.8%)的,法院仅保护范围内利息

2025-05-01 资格考试

企业破产法31条原文

《企业破产法》第31条规定了破产申请受理前一年内可撤销的5类行为,旨在防止债务人恶意减损财产损害债权人利益,包括无偿转让、不合理交易、新增担保、提前偿债和放弃债权等情形。 无偿转让财产 债务人在破产临界期内将财产无对价转让给他人(如赠与),直接导致债务人财产减少,管理人可申请撤销该行为并追回财产。 明显不合理价格交易 包括高价买入或低价卖出资产等异常交易行为,若偏离市场公允价值且无合理商业目的

2025-05-01 资格考试

最高法院破产法司法解释一

《最高法院破产法司法解释一》是最高人民法院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而制定的司法解释,旨在 统一破产案件裁判尺度 ,规范破产程序 ,保护债权人、债务人及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该司法解释于2021年正式发布,对破产案件的受理、审理、管理人职责、债权申报与确认、重整与和解、破产财产处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是关于该司法解释的几个关键点: 一、明确破产案件受理条件及程序 1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全文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全文 于2024年2月正式发布,旨在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婚姻家庭领域的法律规定,为公众提供更为清晰的法律指引。该解释二亮点 包括:加强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保护、完善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明确离婚时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等。以下是对该司法解释的详细解读: 1. 加强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保护 细化家暴定义 :解释二对家庭暴力的定义进行了细化,明确了身体、精神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关于婚姻法司法解释

民法典婚姻法司法解释明确了家庭暴力、同居关系、彩礼返还等核心问题的法律界定,尤其强调持续性家暴构成“虐待”,未登记同居关系需区分事实婚姻与非法同居,并规定了三种支持返还彩礼的情形。 家庭暴力的认定 司法解释将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定性为“虐待”,与《民法典》第1042条、第1079条等条款衔接,明确其法律后果,包括离婚损害赔偿和构成法定离婚事由。 同居关系的处理 事实婚姻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婚姻解释一全文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一)》是最高人民法院于2020年12月25日公布的,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适用进行了详细解释。 主要内容 一般规定 : 明确了婚姻家庭编的调整范围,包括婚姻关系、家庭关系等。 规定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管辖、当事人的诉讼地位等程序性问题。 结婚 : 详细解释了结婚的条件和程序,包括结婚年龄、禁止结婚的情形等。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婚姻关系篇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是最高人民法院为规范婚姻家庭纠纷而发布的权威司法解释,自2025年2月1日起施行。该解释共17条,重点解决重婚、财产分割、离婚效力等核心问题,具体如下: 一、重婚与婚姻效力 重婚绝对无效 无论诉讼时合法婚姻是否离婚或配偶是否死亡,重婚婚姻均自始无效,法律明确禁止破坏一夫一妻制。 假离婚无效 夫妻登记离婚后

2025-05-01 资格考试

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原文

‌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明确了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财产分割原则和子女抚养权判定依据 ‌,为婚姻家庭纠纷提供了统一裁判尺度。 ‌夫妻共同债务认定 ‌:司法解释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原则上不属于共同债务,除非债权人能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共同生产经营。 ‌财产分割原则 ‌:法院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优先考虑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

2025-05-01 资格考试

婚姻法解释(一)

《婚姻法解释(一)》是我国婚姻法律体系中重要的司法解释文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旨在规范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审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关于《婚姻法解释(一)》的详细解读: 一、背景与目的 《婚姻法解释(一)》制定于2001年12月25日,并于2001年12月27日正式施行。其目的是为了正确审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维护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

2025-05-01 资格考试

婚姻法解释二25条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五条的解释,综合相关法律条文及司法解释,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非婚生子女的权益保障 法律地位平等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父母抚养义务 直接抚养责任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共同抚养原则 :若父母均不直接抚养,可协商确定抚养方式;协商不成的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

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的相关内容,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重婚与离婚无效的法律适用 重婚婚姻无效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重婚婚姻自始无效,即使合法婚姻当事人已离婚或配偶死亡,重婚方仍需承担法律责任。 例如:张三与李四婚姻存续期间,张三与王五再婚,张三去世后,王五可起诉确认李四与张三的婚姻无效。 虚假离婚无效

2025-05-01 资格考试

最高法婚姻法司法解释二

​​最高法婚姻法司法解释二聚焦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核心争议,明确重婚绝对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财产处分无效等原则,​ ​旨在统一裁判标准、维护家庭稳定。其亮点包括:​​细化房产赠与规则、规范父母购房出资归属、严惩抢夺藏匿子女行为,并首次将网络直播打赏纳入夫妻共同财产保护范围。​ ​ ​​财产分割更趋公平​ ​ 司法解释二强调以出资来源为基础,结合婚姻存续时间、共同生活贡献

2025-05-01 资格考试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征求意见稿

​​《民法典 》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征求意见稿聚焦婚姻财产、子女抚养等社会热点,明确重婚绝对无效、直播打赏财产分割、父母购房出资认定等21项规则,旨在统一裁判标准、保护弱势群体权益并弘扬家庭美德。​ ​ ​​重婚效力与假离婚规制​ ​ 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重婚行为不因原婚姻解除而转为有效,坚决维护一夫一妻制。针对“假离婚”逃避债务问题,规定离婚协议中财产条款若损害债权人利益可被撤销

2025-05-01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