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作24年辞职后的待遇主要涉及经济补偿、社保缴纳、退休金计算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经济补偿
-
补偿标准
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24年工作年限应支付24个月工资。若月工资高于当地社平工资3倍,按社平工资3倍计算,但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
计算基数
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若存在工资增长,按实际离职前工资计算。
二、社保与公积金处理
-
社保缴纳
若辞职后继续以原单位标准缴纳社保,退休后可按企业员工标准领取养老金。
-
公积金处理
可在离职后2年内取出封存的公积金,需提供完整手续。
三、退休金计算
-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养老金并轨后,计算标准为:基础养老金=(社平工资+个人账户累计额)/2×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额/计发月数。
-
职业年金限制
职业年金最多领取70岁,无法终身享受。
四、其他注意事项
-
工龄不可累计
若领取辞职补偿金后再次进入事业单位工作,原工龄作废。
-
失业金限制
主动辞职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需注意社保断缴影响。
总结 :辞职后可通过经济补偿、社保续缴保障退休生活,但需注意工龄计算规则及养老金计算方式的变化。建议提前咨询单位或专业机构,确保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