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八种法律规定情形,综合权威法律文件整理如下:
一、产品责任纠纷
-
缺陷产品致人损害
生产者需证明产品不存在缺陷及缺陷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
新产品制造方法专利侵权
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个人需证明其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
二、高度危险责任纠纷
-
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
加害人需证明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
三、环境污染纠纷
-
污染环境致人损害
污染者需证明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如不可抗力、无因果关系)。
四、医疗纠纷
-
医疗行为侵权
医疗机构需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
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
-
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责任
需证明受害人故意或第三人故意造成损害。
六、建筑物及搁置物致人损害
-
建筑物/搁置物坠落
所有人或管理人需证明其无过错(推定有过错)。
七、共同危险行为纠纷
-
共同危险致人损害
实施危险行为的人需证明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八、教育机构责任纠纷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
教育机构需证明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
法律依据
-
《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环境污染)、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动物饲养)、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医疗损害)等条款。
-
《专利法》 :第六十六条(专利侵权)。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三条(耐用商品瑕疵)。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用人单位举证责任)。
补充说明
-
举证责任倒置的核心 :将通常由主张方承担的举证责任转移给对方,以平衡双方信息不对称。
-
例外情形 :如公司股东财产独立性证明(《公司法》第六十三条)、劳动争议中用人单位行为证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等。
以上情形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设定,旨在保护弱势群体权益,实现司法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