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举证规则是什么

劳动争议举证规则以“谁主张,谁举证”为基础,结合用人单位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具体如下:

一、基本原则

  1. 一般原则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如工资、劳动关系等)需提供证据支持,遵循“谁主张,谁举证”。

  2. 用人单位举证责任倒置

    用人单位掌握关键证据(如工资条、考勤记录、劳动合同等)时,需承担举证责任。若用人单位不提供,将承担不利后果。

二、具体分配规则

  1. 劳动关系争议

    • 劳动者主张劳动关系存在/解除,由劳动者举证;

    • 用人单位主张劳动关系变动(如调岗、离职),由用人单位举证。

  2. 工资与福利争议

    • 用人单位需证明工资发放、社保缴纳等事实,劳动者主张未发放时,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3. 解除/终止争议

    • 用人单位主张解除劳动合同,需提供合法依据(如员工违纪);劳动者主张解除,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三、补充规定

  • 证据提供期限 :仲裁庭可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证据,逾期不提供将承担不利后果;

  • 公平原则 :若争议事实无法明确,仲裁庭或法院可综合双方能力分配举证责任。

四、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了上述规则,强调用人单位在特定争议中的举证义务。

本文《劳动争议举证规则是什么》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405695.html

相关推荐

举证责任倒置四种情形

侵权诉讼中的特殊情形 举证责任倒置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指在特定情形下,通常由主张权利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而由对方承担证明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举证责任倒置主要适用于以下四种情形: 一、实行过错推定的侵权诉讼 建筑物或设施致人损害 若建筑物、悬挂物等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由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无过错举证责任。受害人仅需证明损害事实及因果关系即可。 医疗纠纷

2025-05-02 资格考试

什么案件中可以举证责任倒置

举证责任倒置 是指在某些特定类型的案件中,原本应由原告承担的举证责任转由被告承担。这一法律原则主要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形,以平衡诉讼双方的力量,保护弱势一方的合法权益。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案件类型: 1.环境污染案件在环境污染案件中,受害者往往难以获取污染源的具体信息和技术数据,因此法律规定由污染者承担举证责任。被告需要证明其行为与环境污染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2025-05-02 资格考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

关于劳动争议的司法解释,综合相关法律规定及最新司法解释,主要涉及以下要点: 一、劳动争议的受理范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劳动争议包括: 履行劳动合同纠纷 (如工资、工时、福利等争议); 未签书面合同的劳动关系纠纷 (如事实劳动关系认定); 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纠纷 (如经济补偿金、社保转移等); 返还财产纠纷 (如押金、保证金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争议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起诉

劳动争议在以下情况可以直接起诉:‌仲裁逾期未裁决 ‌(超过45天)、‌终局裁决事项 ‌(如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用人单位不服终局裁决 ‌、‌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服 ‌且涉及非终局事项。 ‌仲裁逾期未裁决 ‌ 劳动仲裁机构受理后45天内未作出裁决,当事人可直接向法院起诉,无需等待仲裁结果。 ‌终局裁决事项 ‌ 涉及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

2025-05-02 资格考试

确认劳动关系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确认劳动关系的举证责任分配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但基于劳动者弱势地位和用人单位管理优势,法律对部分情形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劳动者需初步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如工资记录、工作证等),而用人单位若否认则需提供反证(如考勤记录、社保缴纳证明等);涉及开除、辞退等争议时,用人单位必须承担全部举证责任​ ​。 ​​劳动者初步举证义务​ ​ 劳动者主张存在劳动关系时,需提供基础证据链

2025-05-02 资格考试

行政赔偿的举证责任

行政赔偿的举证责任分配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但在特定情况下存在举证责任倒置。具体如下: 一般原则 原告举证 :需证明损害事实存在、损害与行政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及损害程度(如医疗费用单据、财产损失清单等)。 被告举证 :需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如依据、程序等)。 举证责任倒置情形 当被告采取行政拘留等强制措施期间,若被限制人身自由者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被告需证明其行为与损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关系的举证责任是哪一方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需结合一般民事诉讼规则与劳动关系的特殊性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一、一般原则:劳动者承担主要举证责任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劳动争议案件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即: 劳动关系存在争议时 :由劳动者提供证据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如工作记录、工资支付凭证等); 用人单位否认劳动关系时 :用人单位需提供工资发放花名册、社保缴纳记录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纠纷是举证责任倒置吗

劳动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并非普遍适用,而是特定情形下的一项法律规则。例如,在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等争议中,举证责任可能倒置,由用人单位承担证明责任。 具体适用情形 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需证明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如是否存在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情形。 减少劳动报酬 :若劳动者主张工资减少不合理,用人单位需提供相应的证据支持。 工伤认定 :在工伤争议中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

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具体流程和适用情形如下: 一、协商解决 协商方式 劳动者可单独与用人单位协商,或请求工会、第三方共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特点 协商是自愿性程序,非必经步骤,但国家鼓励当事人优先通过此方式解决争议。 二、调解解决 调解途径 可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申请调解。 调解效力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仲裁单位举证责任

在劳动仲裁中,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确定: 解除/终止劳动关系争议 用人单位需证明其解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等行为的合法性,包括依据的规章制度、绩效考核结果等。 工资与福利争议 克扣/降薪 :用人单位需提供工资发放记录、考勤数据、调薪协议等,证明薪资调整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加班费 :若劳动者主张加班,用人单位需承担举证责任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纠纷举证责任倒置

在劳动合同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 是指由用人单位而非劳动者承担关键事实的证明责任,尤其在涉及解雇、降薪等争议时,法律明确要求企业自证决定的合法性。这一规则旨在平衡劳资双方举证能力,保护弱势劳动者权益。 关键亮点 : 适用范围 :主要针对用人单位单方作出的开除、辞退、降薪、计算工龄等决定; 法律依据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及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用人单位需提供证据证明其行为合法; 例外情形

2025-05-02 资格考试

个人信息举证责任倒置

个人信息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在特定侵权纠纷中,将通常由主张方承担的举证责任转移给被主张方承担的举证责任分配机制。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适用情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个人信息举证责任倒置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 消费者个人信息侵权纠纷 根据《消费者个人信息民事纠纷举证难问题研究报告》,经营者若被控泄露个人信息,需承担证明其不存在泄露或非法提供信息的举证责任。 医疗纠纷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争议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举证责任倒置是指​​在特定劳动争议中,法律强制用人单位承担本应由劳动者举证的义务​ ​,以平衡双方地位差异。​​核心亮点​ ​包括:​​用人单位需对开除、辞退、减薪等决定举证​ ​;​​工资、考勤等证据由用人单位保管时,拒不提供将承担败诉风险​ ​;​​劳动者仅需初步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即可触发倒置规则​ ​。 劳动争议通常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但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掌握管理权

2025-05-02 资格考试

八种举证倒置法律规定

以下是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八种法律规定情形,综合权威法律文件整理如下: 一、产品责任纠纷 缺陷产品致人损害 生产者需证明产品不存在缺陷及缺陷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新产品制造方法专利侵权 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个人需证明其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 二、高度危险责任纠纷 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 加害人需证明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 三、环境污染纠纷 污染环境致人损害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仲裁举证期限是多少天

‌劳动仲裁的举证期限一般为10天,从当事人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计算。 ‌ 但特殊情况下可申请延长,‌关键点包括:仲裁委指定期限、延期条件、逾期后果 ‌。 ‌仲裁委指定的举证期限 ‌ 劳动仲裁案件受理后,仲裁委员会会向双方送达《受理通知书》和《举证通知书》,其中明确载明举证期限(通常为10天)。当事人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证据,否则可能影响案件审理。 ‌申请延期的条件 ‌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争议处理期限的是怎样的

劳动争议处理期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调解阶段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期限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但一般不超过30日。 仲裁阶段 :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应当在受理之日起45日内作出仲裁裁决,案情复杂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长不超过15日。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争议时效规定有三种

仲裁时效中断、中止、终止 劳动争议时效规定主要包含以下三种情形,这些情形会影响时效的计算和中断、中止或终止: 一、仲裁时效中断 提起诉讼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主张权利或请求救济 包括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有关部门(如劳动保障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不可抗力或正当理由 因自然灾害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案件举证责任规定

劳动案件举证责任规定主要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同时结合用人单位的强势地位,对特定争议事项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具体如下: 一、基本原则 一般原则 劳动争议中,当事人需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例如,劳动者主张加班费时,需提供工资条、考勤记录等。 举证责任倒置 用人单位掌握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数据等),若其拒绝提供,将承担不利后果。这一规定适用于开除、辞退、解除劳动合同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诉讼的举证期限是多久

劳动诉讼的举证期限根据诉讼阶段和是否提供新证据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第一审普通程序 基础期限 :不得少于15日,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确定。 协商与批准 :当事人可协商确定期限,但需经法院批准。 第二审程序 基础期限 :不得少于10日,若当事人提供新证据则延长至15日。 特殊情形处理 举证期限届满后,可申请补正证据或提供反驳证据,法院可酌情延长期限,不受上述限制。 因客观困难无法按时举证的

2025-05-02 资格考试

仲裁举证期一般多久

仲裁举证期一般多久,取决于具体仲裁规则和案情。通常情况下,仲裁举证期限为10日或15日,自当事人收到相关文书(如受理通知书或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若因客观原因无法按时完成举证,可申请延长举证期限,但需经仲裁庭同意。 1. 法定举证期限 根据法律规定,仲裁举证期限一般不少于10日,但具体时长可能因仲裁委员会或仲裁庭的安排而有所不同。例如,劳动仲裁的举证期限通常为10日

2025-05-02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