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综合执法改革最新进展:四项重点工作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四川省在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在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农业等领域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通过整合行政执法队伍,精简执法事项,完善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有效化解了“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
重点一:实施清单化管理
为确保执法有据,四川省对行政执法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包括:
- 动态明权:建立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机构职能的调整,动态调整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示。
- 依法赋权:在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整治****为基层减负的各项部署要求基础上,依法有序推进权力下放,开展乡镇(街道)赋权事项评估工作,确保行政执法“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有监管”。
- 清理收权:建立行政执法事项常态化清理机制。对违法设定的执法事项依法依程序收回。对虽有法定依据但近5年未发生、极少发生且经过评估没有实施必要的、交叉重复的行政执法事项进行全面清理。
重点二:深化一体化协同
为增强行政执法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四川省大力推进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包括:
- 跨部门联合执法:努力实现违法线索、执法标准、处理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减少“多头执法”“重复执法”。
- 加强行业主管部门与综合执法部门的衔接:进一步明确职责范围,完善审批、监管、处罚等衔接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 实施“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对能够合并的检查事项进行整合优化,广泛开展非现场监测、不接触执法、信息化监管,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执法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
重点三:强化规范化建设
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四川省大力推行“教科书式”执法,包括:
- 全面规范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统一执法证件、执法服装,全面推行亮证执法,严格组织开展执法人员全员轮训工作。
- 全面推进“一目录五清单”精准高效监管执法:目录式规范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化明确不予处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和从重处罚的情形,全面规范自由裁量权。
- 大力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全员开展行政执法岗位“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全面提升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重点四:严格全程化监督
为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四川省全方位全流程开展监督工作,包括:
- 健全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年底前基本建成制度完善、机制健全、责任明确、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
- 理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与法治督察、政府督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协作联动,用好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推动行政机关自我纠正不当和过错行政行为。
- 常态化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聚焦民生领域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用整改成效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执法满意度。
通过以上四项重点工作的推进,四川省将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