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效益不好时,确实可以安排员工调岗,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且需要具备合理性和必要性。以下从几个方面详细说明:
1. 调岗需协商一致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方能变更劳动合同。这意味着,公司在调整员工岗位时,必须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这种协商应当通过书面形式确认,以避免后续纠纷。
2. 调岗需具备合理性和必要性
用人单位在调岗时,需要证明调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例如,因公司经营需要、部门重组或员工不能胜任现有工作等,这些情况下的调岗通常会被认为是合理的。调岗后员工的薪资待遇应与原岗位相当,避免无故降薪。
3. 特殊情况下的调岗
如果员工无法胜任当前工作,公司可以通过调岗帮助其适应新岗位。但调岗前,应先对员工进行培训,如果培训后仍无法胜任,则可以依法调岗。这种情况下,公司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
4. 书面协议的重要性
无论调岗是否涉及薪资调整,都建议通过书面协议明确调岗后的岗位、薪资、工作内容等。这不仅有助于避免争议,还能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总结
公司因效益不好进行员工调岗,必须确保调岗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必要性,并与员工协商一致,签订书面协议。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调岗才是合法的。如未遵循相关程序,公司可能面临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