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仲裁或诉讼
当员工合法调岗后不同意时,用人单位需依法依规处理,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一、协商解决
-
平等沟通
用人单位应与员工进行平等、透明的协商,充分听取员工意见,说明调岗原因、目的及影响。
-
达成书面协议
若协商一致,需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变更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各执一份。
二、依法调岗的程序要求
-
调岗需符合法定情形
仅当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如岗位撤销)或公司生产经营需要时,方可调岗。
-
提供必要支持
若调岗涉及工作地点、薪资等重大变更,公司需提供协助或补偿措施,如培训、薪资调整等。
-
书面通知与申辩
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调岗决定,给予3-5日申辩期,记录员工意见及协商过程。
三、员工拒绝调岗的应对措施
-
拒绝调岗的合法性
员工有权拒绝不合理调岗,无需签收书面通知即可视为拒绝。
-
保留证据
通过录音、邮件、短信等方式留存调岗通知、协商记录等证据,为后续**提供依据。
-
法律途径
-
申请仲裁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要求确认调岗违法性。
-
提起诉讼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四、特殊情况处理
-
恶意调岗 :若公司未遵循协商程序或存在歧视性调岗,员工可主张被迫离职,要求支付赔偿金(每满1年支付2个月工资)。
-
旷工认定 :员工以拒绝调岗为由不实际到岗,可能被认定为旷工,但需结合调岗通知的合法性判断。
五、注意事项
-
避免单方面强制 :调岗需经双方同意或符合法定程序,单方面强制调岗可能引发法律风险。
-
协商技巧 :建议员工提前准备诉求(如薪资调整方案),通过协商达成双赢结果。
通过以上步骤,既能保障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也能维护员工的正当权益,建议双方依法依规处理调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