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流程通常包含以下八个核心步骤,确保从设计到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得到精确控制:
一、设计阶段
-
产品分析与需求确认
与客户沟通产品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功能要求,明确设计目标。
-
3D建模与设计
使用CAD软件创建三维模型,优化结构以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
-
多部门评审与优化
工程部、加工部、注塑部等共同评审设计方案,确保可行性。
二、材料与零件准备
-
材料选型与预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钢材、铝合金等材料,并进行切割、锻造等预处理。
-
零件加工规划
制定粗加工、半精加工、热处理等工艺流程,生成加工轨迹。
三、加工制造阶段
-
粗加工与半精加工
通过铣削、车削、钻削等工艺完成基础形状加工,后续进行精磨和电火花加工。
-
热处理与表面处理
对关键部位进行淬火、回火等热处理,提升硬度;对型腔表面进行氮化、抛光等处理改善脱模性能。
四、装配与调试阶段
-
模具装配与试模
将零部件精确组装,调试开合模动作,检查成型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补充说明:
-
设计优化 :通过结构简化、标准件应用降低加工难度。
-
工艺规程 :编制加工工艺文件,确保工艺一致性。
-
质量检测 :试模后生成评估报告,批量生产前进行定期维护。
以上步骤需结合具体模具类型(如注塑模、压铸模)调整,复杂模具设计占比可达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