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信息源,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可能对劳动者健康造成损害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
化学因素
涉及生产性毒物(如铅、苯系物、氰化物等)和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有机粉尘等),长期接触可导致中毒、尘肺病等职业病。
-
物理因素
包括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如X射线、紫外线)等。例如,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可能引发听力损伤,高温作业易导致中暑。
-
生物因素
指工作场所中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例如医护人员可能因接触病原体感染传染病。
其他相关因素 :
-
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等工效学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压力等,虽不直接引发法定职业病,但可能影响健康。
-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等物理因素,部分可能属于职业病危害范畴。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需定期检测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并采取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