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工作中可能对劳动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类因素,主要包括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如噪声、高温)、生物因素等。这些危害因素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职业病,如尘肺病、噪声聋、职业中毒等,但通过科学防控可有效降低风险。
- 粉尘类危害:常见于采矿、建筑等行业,长期吸入可致尘肺病。防控需采取湿式作业、密闭尘源、佩戴防尘口罩等措施,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 化学毒物危害:如苯、铅等,易引发中毒或慢性疾病。企业应改进工艺、加强通风,劳动者需严格佩戴防毒装备,避免直接接触。
- 物理因素危害:包括噪声、高温、辐射等。噪声超标需使用隔音设备或耳塞;高温作业需补充电解质、调整作息;辐射防护需遵循“时间最短、距离最远、屏蔽最厚”原则。
- 生物因素危害:如布氏杆菌病(畜牧行业),需接种疫苗、穿戴防护服,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职业危害防控需企业落实工程防护、个体防护和健康管理,劳动者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只有双向配合,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职业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