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厂区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类,涵盖化学、物理、生物及劳动过程等多个方面:
一、化学因素
-
生产性粉尘 :如煤尘、石棉尘、金属粉尘(铬、锰等),长期吸入可导致尘肺病。
-
化学毒物 :包括苯、甲醛、三氯乙烯、铅、汞等,常见于粘合剂、清洗剂及印刷油墨中。
二、物理因素
-
噪声与振动 :来自机械设备(如机床、焊接设备),长期暴露易引发听力损伤。
-
辐射与高温 :电焊产生的臭氧、氮氧化物及高温环境,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或热射病。
三、生物因素
- 病原体 :如炭疽杆菌、霉菌(蔗渣、皮革),通过空气或接触传播。
四、劳动过程因素
-
不合理制度 :作息不规律、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合理,易导致疲劳和职业倦怠。
-
不良体位 :长期弯腰、站立等姿势,可能引发肌肉骨骼问题。
五、环境因素
-
建筑布局缺陷 :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混用,或通风不良导致有害气体积聚。
-
自然环境 :如高温季节的太阳辐射,可能加剧热应激。
防护建议 :定期检测环境指标,采用通风、降噪设备,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耳塞),并优化作业流程以减少危害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