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化学、物理、生物
职业危害种类可根据其性质和来源进行划分,综合权威资料,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粉尘类
包括金属粉尘(如铅尘、锰尘)、无机粉尘(如硅尘、石棉尘)及有机粉尘(如电焊烟尘、铸造粉尘)等。长期吸入可导致尘肺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二、化学因素类
涉及有毒气体(如硫化氢、氯气)、化学物质(如重金属铅、汞)、酸碱类物质等。接触后可能引发中毒、皮肤疾病或致癌风险。
三、物理因素类
包括噪声、振动、辐射(如X射线、紫外线)、高温/低温、高湿等。长期暴露可能造成听力损失、职业性皮肤病或热射病。
四、生物因素类
涵盖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例如炭疽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可通过空气传播,导致传染病。
补充说明
-
其他分类体系 :部分分类将“时间因素”(如过度疲劳)单独列出,或包含“社会心理因素”(如工作压力),但上述四大类是主流且被广泛认可的分类方式。
-
防护措施 :针对不同因素需采取专项防护,如佩戴防护装备、改善工作环境、规范操作流程等。
以上分类基于《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及多部门发布的权威文件,适用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与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