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涵盖化学、物理、生物及时间因素:
-
化学因素
包括生产性毒物(如铅、汞、苯、氯气等)和生产性粉尘(如煤尘、硅尘、水泥粉尘等)。这类因素常通过空气、原料或产品接触人体,引发中毒、窒息等危害。
-
物理因素
涉及噪声、振动、辐射(非电离/电离)、高温及低温等。例如,机械噪声、高温炉作业、X射线辐射等,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听力损伤、职业性皮肤病或辐射病。
-
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炭疽、结核杆菌)及有害动植物(如蛇毒、霉菌)。这类因素常见于医疗、农业及食品加工等行业,可能引发感染性疾病。
-
时间因素
指工作强度过大、休息不足等劳动组织因素。例如,长时间夜班、高强度体力劳动等,可能引发职业疲劳、心理压力及慢性疾病。
补充说明 :实际生产中,职业危害因素常以多种形式组合存在,需综合防护。例如,矿山作业中可能同时存在粉尘、噪声及高温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