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平台
关于基层卫生医疗平台,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综合类医疗服务平台
-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
实现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整合三级医院与基层机构资源,支持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电子健康档案共享等功能,缓解大医院压力。
- 建设阶段 :分三级建设医院信息化系统→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系统→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区域信息服务平台。
-
互联网+医疗便民服务平台
例如雅安市严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综合便民服务系统,集成预约挂号、医保支付、健康咨询等全流程服务,助力县域医共体建设。
二、专项服务类平台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的健康管理,包括基本医疗、慢病管理、健康咨询等。
-
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记录从出生到死亡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支持跨机构信息共享和疾病预防分析。
三、管理支撑类平台
-
医疗质量与绩效考核系统
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标准化管理,涵盖诊疗规范、绩效考核、医疗质量监督等功能,提升服务能力。
-
公共卫生管理平台
整合疾控、免疫接种、应急指挥等公共卫生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
四、其他类型平台
-
移动支付与医保系统 :如严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微信端服务,支持医保移动支付、费用结算等便捷操作。
-
安全用药管理系统 :针对基层用药安全问题,提供药品监管、用药指导等专项服务。
总结
基层卫生医疗平台以区域卫生信息化为核心,通过一体化平台、专项服务系统和管理支撑系统,实现医疗资源下沉、服务能力提升和公共卫生管理优化。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建设计划,例如四川雅安通过“互联网+医疗”推进县域医共体,北京、上海则侧重社区延时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