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写错后可以修改,但必须遵循严格的规范,确保修改痕迹清晰可辨且不得掩盖原始记录,通常仅限错字、笔误等非关键信息,且需经主管医生或医务部门批准。
-
允许修改的情形
包括姓名、时间等客观信息笔误,或非关键性描述错误。例如:错别字可用双线划改并签名确认,但涉及诊断结论、治疗方案等核心内容则需谨慎,可能需上级审核或医务科批准。 -
修改的规范操作
- 手写病历:用双线划改错字,保留原记录,注明修改时间和签名,禁止涂改、刮擦。
- 电子病历:归档后原则上不可修改,特殊情况需申请并保留修改痕迹。
-
法律风险提示
篡改病历(如虚构病情)将导致法律推定医疗机构过错,而合规修改不影响病历效力。若遇争议,建议通过医务科协商解决。
总结:病历修改需“合法、透明、留痕”,患者发现错误应及时联系主治医生或医院管理部门,避免自行涂改引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