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挂靠经营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挂靠经营的规定主要涉及道路运输领域,明确责任承担及合法性认定。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挂靠经营定义与合法性

  1. 定义

    指无资质主体(如个人或单位)以具备资质企业名义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行为,例如无资质者挂靠运输公司运营车辆。

  2. 合法性限制

    • 违反《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建筑领域挂靠经营协议无效,但运输行业因未明确禁止,仍属行业惯例。

二、交通事故责任承担

  1. 连带责任规定

    以挂靠形式从事道路运输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挂靠人(实际车主)与被挂靠企业需承担连带责任。受害人可向任一方索赔,被挂靠企业可向挂靠人追偿。

  2. 适用范围

    仅限道路运输经营行为,如网约车、出租车、客运车辆等,个人借用他人车辆非此情形。

三、协议效力与责任划分

  1. 协议效力

    违反资质规定的挂靠协议无效,但运输行业因缺乏明确禁止,仍被实践接受。

  2. 责任划分

    • 被挂靠企业对外承担连带责任,但若第三人明知挂靠关系仍交易,可能适用委托代理规则,被挂靠企业可主张免责。

    • 挂靠人恶意串通或协议解除后交易,被挂靠企业可免除责任。

四、法律依据与立法沿革

  1.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一条新增规定,将司法解释内容上升为立法,明确挂靠责任主体及形式。

  2. 立法背景

    2012年司法解释已有类似规定,2025年民法典将其纳入,强化了法律适用统一性。

五、其他领域限制

建筑工程领域挂靠经营协议无效,因违反《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关于资质借用、转包等禁止性规定。

本文《民法典关于挂靠经营的规定》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595852.html

相关推荐

关于挂靠的司法解释

关于挂靠的司法解释,综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一、挂靠关系的法律定性 基本定义 挂靠指一方(挂靠人)借用另一方(被挂靠人)的经营资格、资质证书等从事经营活动,并支付费用的行为。 与借用、转包的区别 挂靠 :无资质或资质不符方借用资质,双方均无合法经营资格; 借用 :通常指资质方允许其他方使用资质,但挂靠人可能具备资质; 转包/违法分包

2025-05-06 会计考试

禁止挂靠的法律规定

禁止挂靠的法律规定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各方权益,并防止不正当竞争 。挂靠行为通常指个人或企业通过借用其他企业资质进行经营活动,这种做法不仅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还可能带来诸多风险。以下是关于禁止挂靠法律规定的详细解读: 1.法律依据与定义挂靠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均被明确禁止。挂靠是指没有相应资质或资质等级较低的企业或个人

2025-05-06 会计考试

找挂靠公司违反了什么规定

​​找挂靠公司本质上是通过借用他人资质从事经营活动,直接违反了《行政许可法 》《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属于行政违法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 其核心问题包括:​​规避行政许可​ ​、​​扰乱市场秩序​ ​、​​连带法律责任​ ​,并可能因工程质量或债务问题引发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及刑事责任。 ​​违反行政许可制度​ ​ 挂靠行为直接规避国家对特定行业的资质监管,例如建筑

2025-05-06 会计考试

挂靠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

挂靠合同无效的法律规定主要依据《民法典》及《建筑法》等法律,其核心结论为:挂靠合同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且相关责任方需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后果。具体规定如下: 一、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 违反《建筑法》强制性规定 《建筑法》第二十六条明确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资质等级承揽工程或允许他人借用资质名义承揽工程,挂靠行为属于典型违法行为。 虚假意思表示 挂靠合同通常以虚假资质或名义签订

2025-05-06 会计考试

挂靠与被挂靠的法律规定

‌挂靠与被挂靠的法律规定明确禁止企业或个人以挂靠名义规避资质要求,双方均需承担连带责任,严重者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 ‌ ‌挂靠行为的定义 ‌ 挂靠是指无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借用有资质企业的名义承揽业务,而被挂靠方则允许对方使用自身资质并从中获利。这种行为通常出现在建筑、运输、医疗等行业,目的是规避行业准入限制。 ‌法律明确禁止挂靠 ‌ 根据《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规定,挂靠属于违法行为

2025-05-06 会计考试

挂靠收取费用民法典支持吗

​​挂靠收取费用在《民法典 》框架下是否受支持?核心结论是:挂靠行为本身违法,管理费原则上不受法律保护,但若被挂靠方实际履行管理义务且费用合理,法院可能酌情支持部分费用作为成本补偿。​ ​ ​​挂靠行为的法律定性​ ​ 挂靠指无资质方借用有资质企业名义承揽业务,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强制性规定,合同自始无效。根据《民法典》第153条,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025-05-06 会计考试

民法典关于车辆挂靠经营的规定

《民法典》第1211条明确规定,以挂靠形式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挂靠人和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 。 1. 挂靠经营的定义与特征 挂靠经营是指实际车主(挂靠人)为从事道路运输业务,将车辆登记在具有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被挂靠人)名下,并以该单位名义办理运营手续。挂靠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向被挂靠人支付管理费用。 2.

2025-05-06 会计考试

挂靠关系承担责任的法律规定

挂靠关系承担责任的法律规定主要涉及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具体如下: 一、行政责任 资质处罚 挂靠行为违反《建筑法》等强制性规定,被挂靠方可能面临罚款、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等行政处罚。 非法所得收缴 法院可收缴双方非法所得:挂靠人非法利润、被挂靠方管理费。 二、民事责任 合同无效与连带责任 挂靠合同因违反法律无效,被挂靠方需对工程质量、工程款支付等承担连带责任

2025-05-06 会计考试

公职人员挂靠职称处罚

公职人员挂靠职称处罚:违规行为将面临严重后果 公职人员挂靠职称是一种严重的违规行为,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一旦被发现,将面临严厉的处罚。这些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行政处分 :根据情节轻重,公职人员可能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甚至开除等行政处分。这些处分将直接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声誉。 经济处罚 :除了行政处分,公职人员还可能面临经济上的处罚,如罚款

2025-05-06 会计考试

公职人员职称挂靠有风险吗

**公职人员职称挂靠存在显著风险,不仅违反法律法规,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社保骗保追责,甚至影响职业发展。**以下是具体风险分析: 法律与行政处罚风险 职称挂靠属于虚构劳动关系,违反《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公职人员若参与挂靠,可能被处以罚款、列入失信名单,甚至承担刑事责任。住建部等部门严查“挂证”行为,一旦发现,证书将被撤销注册,个人及挂靠企业均会被公示处罚。 社保与劳动关系隐患

2025-05-06 会计考试

竣工结算审减率一般是多少

5%-20% 竣工结算审减率是指在工程竣工结算过程中,实际结算金额与施工单位上报金额的差异比例。该比例受多种因素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一、审减率的一般范围 常规范围 综合行业实践,审减率通常在 5%-20% 之间。其中: 小型或管理规范的工程可能低于5% 大型复杂工程可能超过20% 极端情况 审减率超过40%的情况虽存在,但属于特例,通常与施工管理严重不到位相关

2025-05-06 会计考试

职称评审监管办法全文

《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是我国首部系统性规范职称评审监管的政策文件,聚焦申报人、评审专家、工作人员3类重点人群和评审单位、申报人所在单位2类重点机构,通过 依法监管、全面覆盖、问题导向、公正高效四大原则,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体系,并建立诚信档案库和失信惩戒机制,严厉打击虚假申报、评审不公等违规行为。 监管原则与对象 监管遵循“谁授权谁负责、谁主责谁监督”原则,覆盖申报人(如材料造假

2025-05-06 会计考试

挂靠协议合同模板

挂靠协议合同模板是明确双方权责的法律文件,核心条款包括资质使用范围、费用结算、违约责任等,需兼顾合法性与实操性。 基本条款框架 合同需列明甲乙双方信息(名称/身份证号、地址等)、挂靠资质类型(如建造师证、企业资质)、使用范围及期限。费用条款应明确年费金额、支付节点(如首付比例、注册成功后尾款),并约定发票或税费分摊方式。 权责与风险划分 甲方通常需提供资质文件并协助业务开展

2025-05-06 会计考试

违规挂靠社保是否违法

违规挂靠社保属于违法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法律依据明确禁止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及《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第三十二条,通过虚构劳动关系、伪造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保待遇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将面临责令退保、罚款(骗取金额2-5倍)甚至刑事责任。 个人与单位均受处罚 个人 :若通过挂靠骗取社保金,需退回全部金额并接受罚款,可能被列入严重失信名单。 单位 :为他人挂靠社保的用人单位

2025-05-06 会计考试

工程项目审减率的规定

​​工程项目审减率的规定明确:审计减少的金额不得超过申报额的10%,否则审计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若低于10%,则由建设单位支付。​ ​这一规定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旨在规范工程结算中的高估冒算行为,确保公共资金合理使用。审减率的计算方式为: 审减率 = 送审额 送审额 − 审定额 ​ × 100% ,核心在于平衡建设方与施工方的权益。 ​​法律依据与标准​ ​

2025-05-06 会计考试

不算挂靠的6种情形

​​在工程建设领域,社保缴纳单位与注册单位不一致时,有6种特殊情形明确不被认定为“挂靠”行为​ ​:​​退休人员​ ​、​​事业单位改制保留身份者​ ​、​​高校在职教师/科研人员​ ​、​​军队自主择业人员​ ​、​​企业改制/征地拆迁买断社保者​ ​以及​​法律法规认可的其他情形​ ​。这些情形需提交相应证明文件以豁免审查,避免误判风险。 ​​法定退休或提前退休人员​ ​

2025-05-06 会计考试

怎么规避挂靠的情形

规避挂靠风险需从选择合作方、合同管理、风险防控三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一、选择正规合作方 优先选择大企业 :考察企业资质等级、业绩、安全生产投入及管理制度,确保其具备合法承揽能力。 避免高风险地区 :尽量选择本地企业,减少因政策限制(如社保统一、转出困难)带来的风险。 警惕中介诈骗 :选择有资质的正规中介机构,避免因中介失联导致权益受损。 二、完善合同管理 签订书面协议

2025-05-06 会计考试

违规挂靠的处罚

违规挂靠的处罚根据具体领域和情节严重程度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行政许可类挂靠(如资质、许可证件非法转让) 行政处罚 被挂靠人按非法转让许可(资质)论处,挂靠人按未取得许可从事经营活动(无证经营)论处。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八十条、第八十一条及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运输等专项规定,罚款金额从1万元至10万元不等,并可没收违法所得。 刑事责任 若情节特别严重(如违法所得巨大)

2025-05-06 会计考试

违规挂靠是什么意思

违规挂靠是指企业或个人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借用其他企业的资质、证书等文件,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伴随着企业的道德风险,对企业自身和行业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违规挂靠的具体表现 资质借用 :企业或个人因自身不具备相关资质,通过挂靠方式借用其他企业的资质来承揽业务。 证书挂靠 :个人将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挂靠到其他单位,以获取非法利益。 社保挂靠 :个人通过虚构劳动关系

2025-05-06 会计考试

挂靠情形下谁承担责任

在挂靠关系中,‌实际施工方需承担主要责任 ‌,但被挂靠企业可能面临连带责任风险,‌关键责任划分依据合同约定及法律判定 ‌。以下是具体情形分析: ‌实际施工方责任 ‌ 挂靠人(实际施工方)作为工程直接实施者,需对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农民工工资拖欠等承担首要责任。若出现违约或违法行为,挂靠人需自行承担民事赔偿及行政处罚。 ‌被挂靠企业连带责任 ‌ 被挂靠方因出借资质,可能被认定为“共同行为人”

2025-05-06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