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上班不发工资是否违法,需结合合伙协议约定及实际劳动情况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
以员工身份提供劳动
若合伙人以员工身份为企业提供劳动(如受管理、按指示工作),即使合伙协议未明确约定薪资,企业仍需支付工资。此时不发工资可能违反《劳动法》第五十条关于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规定,属于违法行为。
-
合伙协议明确约定不发工资
若合伙协议中明确约定合伙人无需领取工资,且所有合伙人一致认可,该约定具有法律效力。此时不发工资不构成违法。
-
特殊经营模式下的例外
在某些特殊合伙模式下(如风险共担、利润共享),可能不包含传统意义上的薪酬。但若合伙人实际履行了劳动职责,仍可能被认定为违反公平原则或劳动法规。
-
法律救济途径
若遭遇拖欠工资,合伙人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及赔偿,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建议 :合作前应通过书面协议明确薪资待遇,避免纠纷。若发生争议,优先协商解决,协商无果可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