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工资与应发工资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范围和计算方式上,具体如下:
一、定义范围
-
岗位工资
指根据员工所在岗位的职责、技能水平等因素确定的固定工资部分,属于应发工资的组成部分。
-
应发工资
包含岗位工资在内的劳动者应得全部报酬,涵盖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加班费、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减去因缺勤或旷工减少的部分。
二、计算方式
-
岗位工资 :通常为固定金额,由用人单位根据岗位等级或薪酬体系确定。
-
应发工资 :计算公式为: $$ \text{应发工资} = \text{岗位工资} + \text{基本工资} + \text{奖金} + \text{津贴补贴} + \text{加班费} - \text{缺勤扣款} $$
(如:月薪5000元中,岗位工资可能为2000元,其他项目如奖金、津贴等合计3000元,再减去缺勤扣款)。
三、核心区别
-
岗位工资是应发工资的子集 :应发工资包含岗位工资及其他收入项目,而岗位工资仅指基础工资部分。
-
应发工资反映应得权益 :计算时不扣除社保、公积金及个人所得税,实发工资才是最终到手金额。
四、法律依据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应发工资的计算需遵循法定项目(如基本工资、加班费、奖金等),而岗位工资属于企业自主设定的薪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