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类别6大类明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实务操作中的常见分类方式,固定资产六大类明细如下:

一、房屋及构筑物

包括企业自有的各类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如:

  • 办公大楼、厂房、仓库

  • 避难场所、食堂、宿舍等

  • 固定设施(水电暖系统、电梯等)

  • 附属企业(如宾馆、车队、医院等)的房产

二、设备

涵盖生产、经营及管理中使用的各类机械装置:

  • 生产设备(如机床、生产线)

  • 运输工具(汽车、叉车、船舶)

  • 办公设备(电脑、打印机、复印机)

  • 专用设备(如医疗设备、环保设备、航空航天设备)

三、家具及用品

包括日常办公及生产所需的家具、消耗品:

  • 办公家具(桌椅、文件柜)

  • 生产设备附件(工具箱、防护装备)

  • 餐饮用具、被服装具等

四、无形资产

虽不属于有形资产,但属于企业重要的长期资产:

  • 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

  • 商誉、技术秘密、软件著作权

  • 政府特许经营权等

五、长期待摊费用

指无法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

  • 建筑物装修费、设备折旧(需摊销)

  • 法律咨询费、广告费、培训费

  • 专利申请费、租赁押金等

六、投资性房地产

以营利为目的而持有的房地产:

  • 商业地产(商铺、办公楼)

  • 住宅地产(出租房产)

  • 工业地产(工厂、仓库)

补充说明

不同分类标准可能存在差异,例如:

  • 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划分

  • 设备分类中通用设备与专用设备的界定

  • 长期待摊费用与折旧费用的区别

建议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会计准则要求,选择合适的分类方式,并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本文《固定资产类别6大类明细》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684914.html

相关推荐

固定资产六大类明细

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工具器具及其他固定资产 六大类,其科学分类是企业管理资产、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房屋及建筑物 是生产运营的基础载体,机器设备 直接关联产能效率,运输工具 保障物流运转,电子设备 支撑信息化管理,工具器具 服务于日常操作,而其他固定资产 则覆盖特殊行业专用资产,共同构成企业核心生产力。 房屋及建筑物 包括厂房、办公楼、仓库等不动产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处置3%税率减2%

​​固定资产处置适用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的政策,主要针对一般纳税人销售未抵扣进项税额的旧资产和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已使用固定资产​ ​。该政策通过降低税负鼓励企业盘活闲置资产,但需注意开票规则和适用条件差异,例如一般纳税人可放弃减税以换取开具专票资格,小规模纳税人则需按3%开普票但实际按2%计税。 ​​适用主体与条件​ ​ 一般纳税人需满足以下情形之一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最新规定

​​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最新规定明确:行政事业单位通用设备单价标准为1000元,企业则需根据会计准则自行制定标准(通常建议5000元以上)​ ​,同时需满足使用年限超过1年的基本条件。特殊情况下,单位价值未达标但属于大批同类物资(如图书、家具)的,也应确认为固定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标准​ ​:根据2021年财政部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2012年《行政单位财务规则》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认定标准最新规定

固定资产认定标准最新规定 主要关注的是资产的使用期限、价值标准以及其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一般企业将单位价值2000元以上的资产视为固定资产,而小型微利企业则通常以5000元为界限。固定资产需具备较长的使用期限,通常超过一年,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同时其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固定资产的认定考虑了其使用期限 。这意味着被认定为固定资产的物品,其预期使用寿命必须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资本金比例最新规定

固定资产**资本金比例的最新规定旨在优化投资结构、降低融资门槛,同时加强风险防控。以下为具体行业和项目的资本金比例调整情况: 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由25%调整为20%。 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机场项目:由30%调整为25%。 铁路、公路项目:由25%调整为20%。 房地产开发项目 : 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维持20%不变。 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质保金最新规定

固定资产质保金是建设单位从工程款中预留的‌最高不超过3% ‌的专项资金,用于保障缺陷责任期内的工程质量维修,‌缺陷责任期最长不超过2年 ‌,且‌已缴履约保证金时不得重复预留 ‌。以下是核心要点解析: ‌扣留比例与方式 ‌ 质保金比例不得超过工程结算总额的3%,可通过现金预留或银行保函形式缴纳。 若合同约定银行保函,保函金额同样不得超3%,且与现金保证金具有同等效力。 ‌使用条件与期限 ‌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残值率最新规定2023

根据2023年最新规定,固定资产残值率规定如下: 一、内资企业 统一残值率 从2023年1月起,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残值率统一调整为 5% ,无需再自行确定(原政策允许在5%以内自主设定)。 二、外资企业 最低残值率 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残值率不得低于原值的 10% ,若需少留或不留残值,需经当地税务机关批准。 三、特殊规定 残值率为0的情况 :若固定资产使用结束后无残值(如电子设备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归谁管

固定资产的管理通常由多部门协同负责,其中财务部门负责账务处理与折旧核算,行政部门主导日常维护与调配,使用部门落实具体保管责任,而财政部门或审计部门承担监督职能。 财务部门的核心作用 负责固定资产的入账、折旧计算及定期价值评估,确保资产数据准确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例如,采购后的资产需经财务登记方能投入使用,折旧政策也由财务制定。 行政部门与资产管理专岗 在多数单位,行政部门统筹资产的日常维护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最新国家标准

​​固定资产最新国家标准《GB/T 14885-2022》于2022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全面替代2010版旧标准,核心亮点包括:扩展资产门类至8大类(新增“物资”和“无形资产”)、统一9位编码规则、实现资产全口径管理与会计科目双向衔接,为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提供标准化资产信息化管理框架。​ ​ ​​分类体系全面升级​ ​ 新标准将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和构筑物、设备、文物和陈列品等8大门类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最新规定2022

2022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最新规定 根据2022年的相关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最新规定如下: 房屋、建筑物 :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 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 :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 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 :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 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 :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 电子设备 :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 具体规定和理解 房屋、建筑物 :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范围界定

固定资产范围界定需结合会计与税法标准,具体如下: 一、核心定义 固定资产指企业为生产、经营、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会计年度) 的非货币性有形资产。 二、范围分类 主要固定资产 包括房屋、建筑物(如厂房、办公楼)、机器设备、运输工具(汽车、船舶)、电子设备等,用于生产经营的核心资产。 小企业特殊分类

2025-05-0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准则2号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2号准则(简称“2号准则”)是规范政府会计主体投资行为的核心文件,明确界定了债权/股权投资分类、计量方法及披露要求,其核心亮点在于: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投资损益、区分短期/长期投资的差异化处理、引入权益法与成本法并建立转换机制,为财政预算管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 ​​投资分类与初始计量​ ​ 2号准则将投资分为短期(持有≤1年)和长期两类,短期投资以实际成本(含税费)初始计量

2025-05-07 会计考试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细则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企业资产管理的核心环节,其细则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影响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及高效利用。以下从固定资产的定义、管理流程、管理职责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说明,帮助企业在资产管理中实现规范化、科学化。 1. 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达到一定标准(如1000元以上)的资产,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和构筑物、设备

2025-05-0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准则第一号存货

‌政府会计准则第一号《存货》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存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标准,其核心亮点在于:首次系统规范了政府会计中的存货管理,采用"双基础"核算模式(预算会计+财务会计),并创新性地引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计量原则。 ‌ ‌存货定义与范围 ‌ 准则将存货界定为行政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持有的以备出售的物资(如救灾物资)、正在加工中的物品(如自制存货)以及提供服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如医疗耗材)

2025-05-0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准则存货解释

政府会计准则中的存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为业务活动耗用或出售而储存的资产,如材料、产品等,其管理需符合特定确认与计量规则,核心特征包括服务潜力实现可能性和成本可靠计量。 定义与范围 存货涵盖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以及未达固定资产标准的用具、动植物。政府储备物资和收储土地不属于存货范畴,需适用其他专门准则。 确认条件 存货必须同时满足两项条件

2025-05-07 会计考试

存货的四种计价方法

​​存货的四种计价方法直接影响企业利润核算和资产估值,核心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 ​。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业务场景,选择时需权衡准确性、工作量及财务影响。 ​​先进先出法(FIFO)​ ​ 假设先购入的存货优先发出,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当前市价。​​优势​ ​是资产负债表更真实,但​​物价上涨时可能虚增利润​ ​。适用于价格波动较小或需匹配实物流转的企业。

2025-05-07 会计考试

存货计价方法公式

存货计价方法公式根据不同方法有所差异,以下是主要方法的公式说明: 一、先进先出法(FIFO) 公式 : 发出存货成本 = 最先购入存货成本 + (本期购入存货成本 - 最先购入存货成本) × (本期发出存货数量 / 本期期末存货数量) 特点 :假设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成本按购入顺序分配。 二、移动加权平均法 公式 : 单位成本 : $\text{移动平均单位成本} =

2025-05-07 会计考试

存货计价方法有什么

存货计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先进先出法(FIFO) : 特点:假设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根据入库的先后顺序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优点:能够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并使期末存货成本接近现行市场价值。 缺点:工作量较大,尤其是在存货进出频繁的情况下。 后进先出法(LIFO) : 特点:假设后入库的存货先发出,根据入库的先后顺序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与FIFO相反。 优点

2025-05-07 会计考试

政府会计主体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政府会计主体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主要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 ​三种,其中​​个别计价法适用于不可替代或特定用途的存货​ ​,且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这些方法的选择需结合存货性质、用途及管理需求,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先进先出法​ ​:假设先入库的存货优先发出,适用于物价波动较小或存货时效性强的场景。例如,易腐品或周期性更新的物资通常采用此法

2025-05-07 会计考试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旦选定

根据权威会计资料,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选定, 原则上不得随意变更 ,但需满足特定条件。具体规则如下: 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选定存货计价方法后,应持续使用,不得随意调整。若需变更,需依法依规处理。 特殊情况允许变更 若企业存在以下情形,可变更计价方法: 会计政策变更(如从实际成本法转为计划成本法); 企业合并、分立等重大业务调整。 变更程序要求严格 变更时需履行以下程序:

2025-05-07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