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工资薪金的定义、范围及处理方式如下:
一、工资薪金定义
工资薪金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服务所支付的报酬及相关支出,包括:
-
货币性薪酬 :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年终加薪等;
-
非货币性薪酬 :如非现金福利(产品、服务)、带薪缺勤(年假、病假等)。
二、工资薪金范围
-
短期薪酬 :涵盖在职期间及离职后12个月内需支付的薪酬,包括社会保险费(养老、医疗、失业等)、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
-
长期薪酬 :如企业年金基金(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
三、会计处理原则
-
确认与计量 :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为负债,除辞退福利外,根据受益对象计入成本或当期损益;
-
调整原则 :以公平、公允为基准,结合工作表现、市场行情等因素调整,且需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四、税务处理区别
税法中工资薪金总额不包括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等,需单独核算。
五、注意事项
-
企业工资薪金制度需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避免以减少税款为目的的违规操作;
-
需建立完善的工资薪金记录制度,保存调整依据及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