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
月薪工资的计算方式需根据公司规定和法律法规综合确定,具体说明如下:
一、工资计算的基本原则
-
按实际工作天数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工资应基于实际工作时间计算。若员工当月出勤27天(月休3天),则工资应按照27天折算,而非固定按30天计算。
-
月计薪天数的标准
法律规定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计算公式为: $$21.75 = 365 \div 12 - 10.4$$
其中104天为休息日,13天为法定节假日。部分公司会在21.75天基础上增加1天(如22天)作为计薪基数,但需与员工明确约定。
二、特殊计算方式
-
固定月薪制
若劳动合同或公司规定采用固定月薪制,则无论实际出勤天数如何,月薪保持不变。
-
含法定节假日的工资计算
法定节假日(如春节、国庆等)属于工资支付范畴,需计入计薪基数。例如,某员工月工资1200元,法定节假日加班2天,其日工资为:
$$1200 \div 21.75 \approx 55.19 \text{元/天}$$加班工资为: $$55.19 \times 3 \times 2 = 331.14 \text{元}$$
总工资为: $$1200 + 331.14 = 1531.14 \text{元}$$。
三、30天计算的问题
部分公司可能按30天计算工资,但需符合以下条件:
-
与劳动合同约定一致
若劳动合同明确约定按30天计算,则可执行。
-
经员工同意
企业可制定内部规定,但需经员工签字确认。
四、总结
-
法律层面 :工资应基于实际工作天数或21.75天计算,而非固定30天。
-
实际操作 :多数企业按21.75天计算,部分企业可能按30天或实际天数计算,但需符合法律或合同约定。
-
**建议 :若对工资计算有疑问,可查阅劳动合同或咨询劳动部门,避免因计算错误引发纠纷。
(引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