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按30天计算是否合法,需结合合同约定和法定标准综合判断。 关键点在于:若合同明确约定且计算方式公平(如日薪基数合理),则合法;若未约定或导致工资低于法定标准(如按21.75天折算),则可能违法。 以下是具体分析:
-
法定计薪天数与合同约定的关系
我国法定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计算公式:),但劳动合同可另行约定。例如,双方明确约定按30天计算日薪,且实际工资总额不低于法定标准(如加班费基数合规),则合法;反之,若约定模糊或导致日薪被压低,则侵犯劳动者权益。 -
特殊情况下的合法性边界
存在加班、请假或法定节假日时,按30天计算易引发争议。例如:- 加班工资:若按30天计算日薪基数,可能导致加班费低于法定标准(如1.5倍工资应以21.75天为基准);
- 缺勤扣款:若缺勤1天却按30天均摊扣薪,可能变相克扣工资。
-
**途径与协商建议
若发现工资计算不合理,可优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调整;协商不成时,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要求按法定标准重新核算。保留工资条、劳动合同等证据是关键。
总结:合法性取决于实际执行是否公平。劳动者需核对合同条款与工资明细,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