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5天
关于工资计算中月计薪天数的问题,综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搜索结果,具体说明如下:
一、法定月计薪天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规定,月计薪天数 不是 30天或26天,而是 21.75天 。计算公式为: $$21.75天 = \frac{365天 - 104天(休息日)}{12个月}$$
其中,104天包括11天法定节假日。
二、实际应用中的两种计算方式
-
按21.75天计算
这是法律规定的标准计算方式,适用于计算日工资、加班费、请假扣款等场景。例如: $$日工资 = \frac{月工资}{21.75天}$$
若某人月工资6000元,双休情况下每日工资为:
$$6000 \div 21.75 \approx 275.86元/天$$ -
按实际出勤天数或26天计算
-
实际出勤天数 :部分企业为简化计算,可能按当月实际出勤天数(如26天,单休情况下)或28/31天(全勤或全月)核算,但需符合以下条件:
-
与劳动合同约定一致;
-
不得以补休替代未休假期。
-
-
26天计算 :通常适用于单休的企业,计算公式为:
$$日工资 = \frac{月工资}{26天}$$例如,月工资6000元,单休情况下每日工资为:
$$6000 \div 26 \approx 230.77元/天$$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法律保障
法律明确规定不得以补休替代未休假期,且不得随意缩短计薪天数。若企业违规操作,劳动者可依法**。
-
工资支付周期
工资通常按月、周或小时计算,周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但需符合劳动法规定。
-
试用期工资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法定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 ,但具体计算方式需结合企业实际用工情况。若对工资计算有疑问,建议通过劳动合同或劳动监察部门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