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处理拖欠工资问题最有效的法定工资核算方式如下:
一、基本工资计算标准
-
约定工资优先
若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工资支付时间、标准,以约定内容为准。
-
未约定工资标准
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且需以自然月结束后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
二、赔偿与补偿计算
-
劳动监察部门处理
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部门可责令其支付50%-100%的赔偿金(《劳动合同法》85条)。
-
仲裁与诉讼
-
劳动仲裁时效为1年,仲裁裁决后15日内可向法院起诉。
-
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生效后,可申请强制执行。
-
三、证据与程序要求
-
必备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沟通记录等。
-
仲裁或诉讼需在法定时效内提出,逾期可能丧失胜诉权。
四、特殊情形处理
-
工资欠条 :持有用人单位书面欠条可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裁定后执行。
-
加班工资 :按小时/日工资标准计算,公休日工作需额外支付薪资。
总结 :处理拖欠工资需依法依规,优先通过劳动监察、仲裁等程序**,同时保留充分证据。若协商无果,可向法院起诉或申请支付令,但需注意时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