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二次核算主要针对两类退休人员:一是因养老金计发基数未更新而预发养老金的“新人”,二是因历史缴费问题或信息错误暂未核算的机关事业单位“中人”。补发金额与工龄、缴费指数、基数涨幅直接相关,工龄越长、缴费基数越高,补发差额越大,充分体现“长缴多得”原则。
-
近两年新退休人员:2024-2025年退休时,若当地尚未公布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暂按旧基数预发。待新基数公布后,将重新核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补发差额。例如,2024年1月退休者若按2023年基数预发,新基数上涨400元后,工龄30年、缴费指数0.8者可能补发约1163元。
-
机关事业单位“中人”:2014年养老保险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因视同缴费年限或职业年金未缴清等问题,首次核算可能存在误差。二次核算将修正过渡性养老金,如视同工龄12年、缴费指数1.2者,补发金额可达2508元。
-
特殊工种与跨省工作者:井下、高空等特殊工种可折算额外工龄;跨省缴费者因地区基数差异需重新折算指数。例如,煤矿工人15年井下工龄可折算18年普通工龄,补发差额每月或超500元。
-
高龄与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70岁以上享受高龄倾斜,部分边远地区另有补贴。如山东省70-75岁者每月加发15元,青海玉树州退休人员额外补贴70元。
养老金二次核算并非普惠政策,但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应关注当地社保通知,及时核对账户变动。若对核算结果存疑,可拨打12333热线咨询,确保权益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