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发错员工拒绝归还属于不当得利,用人单位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法律途径追回款项,拒不归还者可能面临侵占罪指控。
-
法律定性
错发工资构成《民法典》中的不当得利,员工无合法依据占有超额部分需返还。若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可能触犯《刑法》侵占罪,面临刑事处罚。 -
解决步骤
- 协商优先:用人单位应主动沟通,提供转账记录等证据要求返还。
- 调解仲裁:协商无果可申请劳动争议调解或仲裁,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 诉讼追偿:对仲裁不服或员工仍拒还,可向法院起诉,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
-
员工风险
故意占有错发工资可能影响劳动关系信誉,情节严重者需承担罚金或刑事责任,且需全额退还款项及利息。
建议用人单位规范薪资发放流程,留存凭证;员工收到异常工资应主动核实,避免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