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多发了5000元不退是否构成犯罪? 若拒不退还且符合侵占罪构成要件,可能面临二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关键在于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金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标准(司法实践中5000元通常符合),以及是否经催告后仍拒不归还。以下是具体分析:
-
法律定性
多发工资属于“不当得利”,员工需依法返还。若明知多收而故意隐瞒或拒绝退还,可能构成《刑法》第270条侵占罪。该罪要求行为人将合法持有的他人财物(如公司误发的工资)非法占为己有,且需满足“数额较大+拒不退还”两个条件。 -
刑事责任风险
侵占罪最高可判五年有期徒刑。实务中,5000元通常达到“数额较大”标准(部分地区为1万元)。例如,员工收到财务催款通知后仍拒不归还,公司报案则可能触发刑事程序。需注意,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即需公司主动起诉。 -
例外情形
若员工因客观原因(如未收到通知)或对金额有合理争议(如绩效核算纠纷),主观上无非法占有故意,则不构成犯罪。此时可通过民事协商或劳动仲裁解决。 -
企业应对建议
公司发现多发工资后,应书面通知员工并留存证据;员工收到通知后应立即核实,若确认错误需主动返还,避免被认定为“恶意占有”。协商无果时,企业可向法院提起不当得利诉讼或刑事自诉。
总结:工资多发不退的后果取决于主观意图与行为表现。员工应优先选择协商返还,企业则需规范薪资发放流程。法律既保护企业财产权,也保障员工的善意抗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