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多发了500元不退属于违法行为,需承担返还责任,情节严重可能涉嫌侵占罪。根据法律规定,这类情况构成不当得利,用人单位有权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追回款项,劳动者若拒不归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
法律定性明确:多发工资属于不当得利,即无合法依据获得利益并导致他人损失。无论金额大小,劳动者均有义务返还。若故意占有且拒不退还,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七十条,构成侵占罪。
-
用人单位追讨途径:企业可先与员工协商,要求返还多余款项;协商不成时,可向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若仍无法解决,可通过民事诉讼主张权利。诉讼中需提供工资发放记录、劳动合同等证据。
-
劳动者责任分情况:若因误解未及时退还,沟通后返还通常不追责;但明知多发仍恶意占有,则需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金额较大(如超过5000元)或多次发生,法律后果更严重。
-
离职不影响责任:即使员工已离职,多发工资仍需退还。用人单位发现后应及时联系,劳动者拖延或拒绝可能引发诉讼,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提示:发现工资异常应主动核对并沟通,避免因小失大。用人单位需完善财务审核,减少差错;劳动者应诚信守法,维护双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