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发错工资时,员工或财务人员可以以个人名义追回多发的款项,但需通过法律途径主张不当得利返还,关键证据和程序合规是成功追回的核心。
-
法律依据明确:根据《民法典》规定,因错误发放的工资属于“不当得利”,收款方无合法依据占有这笔钱款,受损方(个人或公司)有权要求返还。若协商无果,可通过民事诉讼追讨,法院通常支持返还诉求。
-
个人名义起诉的可行性:财务人员或垫付工资的员工可以个人名义起诉,但需证明自身因错误发放遭受直接损失(如垫付工资)。例如,会计因操作失误垫付离职员工多发工资后,可起诉要求对方返还不当得利。
-
关键证据准备:需收集工资发放记录、银行转账凭证、离职证明、沟通记录等,证明款项发放错误且对方未合法占有。若公司内部流程存在疏漏(如审批缺失),可能影响举证效果。
-
风险与注意事项:若金额较大且对方拒不返还,可能涉及侵占罪;小额纠纷建议优先协商解决,避免诉讼成本过高。建议与公司沟通协作,由公司出面追讨更具效率。
提示:发现工资发放错误后应立即留存证据并书面催告,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确保程序合法且诉求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