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少了应当通过合法途径**,具体建议如下:
一、优先与用人单位协商
-
主动沟通 :以平和态度向领导或财务部门说明情况,要求补发工资。若金额较小(如月度收入的5%以内),建议通过非正式渠道了解原因,避免直接冲突。
-
保留证据 :沟通时注意留存书面记录(如邮件、短信),并保存工资流水、考勤记录等可能的证据。
二、投诉与行政救济
-
劳动监察部门 :若协商无果,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支付工资差额及50%-100%的赔偿金。
-
劳动仲裁 :工资争议仲裁时效为离职后1年,需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若仲裁结果仍不满意,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其他**途径
-
调解组织 :不愿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可向工会或第三方调解机构申请调解。
-
法律诉讼 :仲裁裁决后,若用人单位逾期未履行,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四、注意事项
-
时效性 :工资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建议尽早行动。
-
证据要求 :仲裁或诉讼需提交充分证据,如工资流水、绩效考核记录、沟通记录等。
工资被克扣时,建议先尝试协商,协商无果再通过投诉、仲裁等合法途径**,以最大限度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