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中的预算会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预算会计要素
预算会计以预算执行为核心,其要素包括:
-
预算收入类科目
反映政府预算资金的收入情况,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如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专用基金收入等。
-
预算支出类科目
记录政府预算资金的支出情况,涵盖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专用基金支出等。
-
预算结余类科目
包括预算结余(年度预算执行终了后的剩余资金)和预算周转金(用于平衡预算收支的临时资金)。
二、科目设置示例
预算会计科目按经济业务性质分类,主要包含:
-
资产类 :如国库存款、财政周转金等
-
负债类 :如暂存款、借入款等
-
净资产类 :如预算结余、基金预算结余等
-
收入类 :如一般预算收入、专项收入等
-
支出类 :如一般预算支出、专项支出等
三、核算基础与报告
预算会计采用 收付实现制 ,以实际收支为核算基础,主要用于编制 政府决算报告 ;财务会计采用 权责发生制 ,用于编制 政府财务报告 。两者通过"双分录"核算形式实现适度分离与协调。
四、制度框架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以《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等为核心,覆盖财政总预算、部门预算及特殊行业(如医院、学校)的会计核算。
以上内容综合了政府会计制度的理论框架与实务操作要点,体现了预算会计在政府财政管理中的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