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单位收集档案的通知需遵循“以我为主、以人为本、突出重大活动”三大原则,确保档案门类齐全、要素完整且符合《机关档案管理规定》要求。 关键要点包括:明确收集范围(涵盖文书、科技、音像等6大门类)、规范原件归档(禁止复制件替代)、强化过程管理(随办随归与集中收集结合),同时需规避“拖、散、漏”等常见问题,以保障档案的查考价值和历史真实性。
-
收集范围全覆盖
根据《机关档案管理规定》,机关档案包括文书、科技、人事、会计等6大类,需重点收集反映本单位职能活动、重大事件及人员权益的文件材料。例如,行政审批文件需将正文与附件作为一件归档,会议记录按年度装订成件,避免仅收集“红头文件”或遗漏过程性材料(如领导签批单)。 -
质量要求严把关
归档文件必须为原件,且要素完整:文件处理单需随正文归档,照片需附文字说明,热敏纸等易褪变材料需复制后归档。修整时需去除订书钉等不合格装订用品,超大纸张折叠需露出标题,确保装订牢固且不影响查阅。 -
流程优化提效率
推行“三合一制度”(分类方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日常采用“随办随归”模式,各部门用档案盒临时存放办结文件;每年集中收集时按“组件-分类-装订”流程整理,重大活动结束后立即专题收集,避免材料散失。 -
风险防控不可少
注意“三忌”:忌拖延归档导致丢失、忌散乱堆放增加整理难度、忌漏收非正式文件(如电话记录)。同时需分类管理,上级普发性参考文件无需归档,避免无效占用存储空间。
机关档案是历史记录的核心载体,其收集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利用效能。通过制度规范、全员参与和动态管理,既能满足合规性要求,又能为审计、决策等场景提供完整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