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迎来多项调整,包括报销比例、筹资标准以及大病保险覆盖范围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1. 报销比例调整
- 门诊报销:70岁以上人员门诊报销比例略有提升,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从80%提高到90%,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保持不变。
- 住院报销:三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从70%调整为80%,二级医院从75%提高到85%,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保持不变。
- 特殊人群:中小学生和婴幼儿、大学生的报销政策保持稳定,校内医务部门报销比例仍为80%。
2. 筹资标准变化
- 70岁以上人员:个人缴费标准从595元/年调整为655元/年,财政补助金额同步增加。
- 60-69岁人员:个人缴费标准从765元/年调整为825元/年。
- 19-59岁人员:个人缴费标准从935元/年调整为995元/年。
3. 大病保险覆盖范围扩大
- 报销范围:新增恶性肿瘤治疗、部分精神病病种等大病保险覆盖范围。
- 报销比例:参保居民在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自负部分可由大病保险资金再报销60%,低保、低收入家庭成员报销比例提高至65%。
- 大学生特殊保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种纳入大病保险范围。
4. 连续参保激励
- 激励政策:连续参保满4年的居民,每多缴1年,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增加3000元,总额度不超过最高支付限额的20%。
- 零报销激励:当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零报销且次年正常缴费的参保人员,次年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同样提高3000元。
总结
2024年上海医保政策调整在报销比例、筹资标准和覆盖范围等方面均有优化,特别是大病保险的扩展和连续参保激励政策,进一步减轻了居民医疗负担,提升了医疗保障水平。如需了解具体政策,可参考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发布的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