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重大方向,其核心在于从学科本位转向人本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
传承与超越
核心素养源于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更强调能力与品格的整合。例如,将知识技能提炼为关键能力,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凝练为必备品格。
-
本质区别
-
三维目标以学科为中心,侧重知识传授;
-
核心素养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注重综合能力(如创新、批判性思维)和人格塑造。
-
二、核心素养的核心内涵
-
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包括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合作能力等品格,以及问题解决、信息素养等能力,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
-
全面发展导向
覆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度,强调主体性、实践性和跨学科整合。
三、实施路径与挑战
-
教学理念转变
教师需从“一人教书”转向“多人共创课程”,注重课程整体性、结构化和实践性。
-
评价体系重构
需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标准,避免仅关注知识掌握,而是综合评估能力与品格发展。
-
教师能力提升
需更新教学方法,培养跨学科整合能力,应对核心素养培养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
四、注意事项
-
避免概念混淆 :核心素养并非否定三维目标,而是对其内涵的深化与拓展;
-
关注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的核心素养表现可能不同,需因材施教。
通过这一转变,教育将更贴近学生发展需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