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六大核心素养是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精髓,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一、文化基础
-
人文底蕴
-
人文积淀: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理解人文思想中的认识方法与实践方法
-
人文情怀: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人的尊严与价值,关注人类生存、发展与幸福
-
审美情趣:具备艺术鉴赏能力,形成健康审美价值取向
-
-
科学精神
-
科学态度:理性求实,具有质疑与探索精神
-
科学方法:掌握归纳、演绎等科学思维方法
-
科学意识:理解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联,具备工程意识与技术运用能力
-
二、自主发展
-
学会学习
-
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
-
学习策略:元认知能力,能调整学习方法与进度
-
学习兴趣:培养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终身学习习惯
-
-
健康生活
-
生命意识:理解生命意义,掌握自我保护与健康生活方式
-
心理素质:积极乐观,具备抗挫折与自我调节能力
-
劳动意识:尊重劳动,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具有创新劳动意识
-
三、社会参与
-
责任担当
-
社会责任:遵守规则,履行公民义务,关注社会公共事务
-
国际理解:具有全球视野,尊重文化多样性,参与跨文化交流
-
勤于反思:能自我评估行为,持续改进
-
-
实践创新
-
劳动实践:积极参与家务、生产等劳动,改进劳动方式
-
问题解决:善于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复杂环境行动能力
-
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运用创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补充说明
-
六大素养关系 :六大素养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学生发展的综合框架
-
核心素养与学科结合 :各学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跨学科任务(如数学的抽象思维、语文学科的文化自信)
-
评价方式 :未来评价将更多依赖过程性表现与实践成果,而非单一知识记忆
以上内容综合了教育部官方文件及权威解读,涵盖核心素养的框架、内涵及实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