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社保退休金更高
根据相关政策和搜索结果,灵活就业人员与职工社保退休金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缴费基数与比例差异
-
职工社保
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单位缴费比例通常为60%-300%,个人缴费比例为8%-20%。缴费基数与职工工资挂钩,一般不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
-
灵活就业社保
仅由个人缴费,缴费基数可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的多个档次,但实际选择中多数人选择最低档(60%)。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可能因经济限制未参保或缴费年限较短。
二、缴费年限与待遇积累
-
职工社保
通常持续缴费至退休,缴费年限较长,且单位缴费部分计入个人账户,累积金额较高。
-
灵活就业社保
缴费年限较短,部分人可能仅缴满15年甚至更短,且无单位缴费部分,导致个人账户累积金额较低。
三、退休金计算公式
两者均采用“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公式:
-
基础养老金 :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由于职工社保的缴费基数和年限通常更高,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均更高。
四、实际待遇差异总结
-
职工社保
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普遍高于灵活就业人员,尤其在高缴费基数和长缴费年限的情况下差距更显著。
-
灵活就业社保
退休金水平受限于缴费基数和年限,可能无法达到职工社保的待遇水平。但灵活就业者可通过商业保险、储蓄等方式补充养老。
五、特殊说明
-
若灵活就业者后期通过提高缴费档次、延长缴费年限或投资理财等方式增加个人账户积累,其养老金水平可能逐步接近职工社保,但整体上仍存在差异。
-
具体待遇还受地区经济水平、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参保方式。
在同等条件下,职工社保的退休金通常高于灵活就业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