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厂添加剂管理制度的核心在于通过“五专”体系(专店采购、专柜存放、专人负责、专用工具、专用台账)确保添加剂使用合法合规,同时依托《食品安全法》和GB2760标准建立全流程追溯机制,从源头杜绝滥用风险。
-
采购验证
采购需查验供应商资质(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及每批次检验报告,严禁使用无标识或来源不明添加剂。复合添加剂需确认成分符合国家标准,采购记录保存至保质期满后6个月。 -
存储管理
添加剂须独立上锁专柜存放,与普通原料物理隔离,外包装标注SC编号(首位为“2”标识添加剂类别),避免误用。仓库环境需满足温湿度要求并定期检查。 -
使用规范
配备经培训的专职配料员,按配方标准双人核对投料量,确保不超范围、不超限量。投料记录需包含添加剂名称、批次、用量及操作人签名,保存至少2年。 -
风险防控
建立添加剂使用台账和应急预案,对异常情况(如标识不清、可疑添加物)立即停用并上报。定期校准计量工具,确保投料精度误差可控。 -
责任追溯
明确采购、保管、使用各环节责任人,通过进货查验记录、投料档案实现全链条追溯。监管部门可随时调阅台账核查合规性,违规行为将面临行政处罚。
食品厂需将添加剂管理纳入HACCP体系,通过定期员工培训和第三方审核持续优化流程,最终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双重保障。